喜歡不需要理由,但凡講得出理由的喜歡都會因為時間逐漸消磨掉好奇,最初喜歡的理由也變成了厭倦的借口。
同處一室認識十年之久的姑娘,特意從家里帶來了一本書給我。她在電話里興奮地告訴我,你看吧,一看到書名你就會笑的,很好笑的一本書。
到底是什么書啊?不會是笑話書吧,放心吧,我好了。
不是笑話書,但比笑話還搞笑,放在你床頭了,晚上你回來看看就知道了。
我答應道,好的!內心還是會避免不了的隱痛感,一周了,給自己的期限的一周,即使忘不掉,也要快樂輕松起來了,也要好胃口起來了,盡管很享受短短幾周瘦掉七八斤的重量,但還是希望胖并輕快的歡暢。
姑娘說,她失戀的時候,照吃照喝照睡,不哭不鬧,一周過后就基本上正常了。她說,她失戀的時候,我是第一個給她打電話的,記得她說她不需要安慰,相反她說終于解放了,那時候感情小白的我也只是祝她快樂。
她說,羨慕我,失戀哭鬧的時候有她陪著,并刷新了對我認識。她的他說,她不應該管我們之間的事情那么多,說萬一以后有變數,可能會埋怨她。她忍著難過跟他講道理,說我身邊只有她,她不想看到我再受傷害。
所以,那天不能喝酒的她決定拉著我出去喝酒,我拒絕了,胃里翻滾著前夜殘余的酒精味道,發誓再也不會因為此類事情借酒壯膽撒潑。其實,酒后的狀態還有說過的話我都記得,只是沒有酒精麻痹意識,那夜的決絕和“壯烈”也是內心提前預演過的,預謀了一場毫無尊嚴的瘋狂。當然也知道該有的必然結果。
姑娘,謝謝你在我失去理智的時候拉我一把,也讓我瞬間清醒。過去了,我心懷感激,才算放過自己。
晚自習下課回到家,看到那本書的時候,我真的是禁不住哈哈大笑起來,那時這幾天第一次開懷大笑,有些苦澀的,但很好,笑出了聲。書的名字是《我們為什么分手》,姑娘說,你看吧,這本書很有意思,是15對情侶分手后的采訪記錄,從男女不同的角度談分手的緣由,兩個人分手男女的說的理由和感受完全不一樣。
我啞然失笑,翻了翻書的目錄,便放下了。
我知道姑娘的良苦用心,也失去那份好奇心。如果在沒有經歷這場鬧劇前,我一定會帶著好奇心一睹為快,末了還會評頭論足一番。
我猜測,如果我們也各自說說為什么會分手的緣由,我想你可能也說不出什么,即使有什么,你也不會說什么了;我也不沒有什么興趣去說,我也說不出。那股子研究學術般的精神和好奇在這段經歷上,沉默不提與我而言是最好的答案。
我已經失去問為什么的興趣,即使知道了,也沒有什么意義了。不過是破鍋溫剩飯,毫無意義可言。
喜歡一個人的時候,什么都綻放著光芒,其實心里清楚那些光芒是自我賦予自我麻醉。感覺不再的時候,隨便一個理由也就是理由。
執拗執著又不太愿意改變如我,說不上為什么喜歡那樣的一種感覺,純澈又簡單的模樣,溫柔好脾氣又善于隱忍。應該是自己身上沒有這些東西吧,所以總向往著這樣如風如沙的感覺。所以,最后還是在自己并不適合的位置摔了跟頭。
我喜歡過你,說不出什么理由。
我不喜歡你了,只是因為我不喜歡不喜歡我的你了。
我還是喜歡你,喜歡初見時的心如止水干凈純粹。
我不再喜歡你了,不再喜歡經過權衡度量糾結猶豫后的放手。
我還會喜歡你,一路走來堅守的自以為的一股清流氣質的一類人。
我不會再喜歡你,建立在明朗化條件下的交易更直接更容易不需走心。
遇見你的時候是我當時最好的狀態,遇見你以后的一段時間里,你給過我堅守初心的勇氣和信心,我期待過我們更好的狀態。
與你分離后的幾天,我一度質疑自己,明明清楚糾纏糾結分明就是自取其辱,也瞧不起那樣的自己。可是,那個時候,就豁出去了,為了自己喜歡的也善待過自己的人,放下尊嚴一搏又如何。可心里清楚我已經過不去那個坎兒了,不管是什么理由,我容忍不了一個最初信誓旦旦給我承諾讓我慢慢放下防備全身心去投入的信任的人因為周圍環境的影響動搖,這樣蹩腳的借口倒不如干脆利索的那句“我不喜歡了,沒有感覺了”更能接受,更坦誠。
她們說,是因為我給人一種隨時就可以離開的感覺,給不了一個男人該有的歸屬和安全感。
不論什么,倦了就是倦了吧。沒什么托辭可用來襯托。
不管當時有多么喜歡,有些感覺過去了也就過去吧。
我曾想把一起走過的美好都記錄下來,轉念間還是埋在心底吧,畢竟人不必活在回憶里,那份溫存已足夠溫暖當時的我了。
看到那些失戀又失業的男女主人公,他們絕地逢生也都熬過來了,且過得越來越好,仍然把生活過得很好。我不過是失了個敗給一段稀里糊涂的戀而已,還不存在失業的危險,還可以隨時請個假出去散散心,還有一群陪著我的親友。
沒什么好自憐自艾的,跟著感覺走吧!
此刻,平靜且帶著坦然的笑意,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