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顧慮在心里想得越多就放得越大

我的愛駒

上一篇:走過2016

羅斯福說過:最大的恐懼是恐懼本身

1

一直覺得非常有必要把二輪學會,然而也一直認為愚笨的自己肯定學不會。剛過完年老倪在我的沉默應允下還是將踏板摩托買回了家。現在雖然技術還不是特別好,但終究還是會了。于是騎摩托車成了今年(乃至近幾年)唯一習得的一項技能。

打小我就是一個對機械不敏感的人,曾經幫爸爸騎三輪車都出過小事故,還好那人認識爸爸,也沒惹下大禍。所以雖然摩托買回來了,我卻并沒有立即想要學會的內在動力,相反內心有一絲畏懼:我真的能學會嗎?

會不會像騎自行車一樣會了還是騎得歪歪扭扭的以致不敢去人多的地方;會不會像學小車一樣拿了本依然不敢來去自如……顧慮越來越多,找各種理由將摩托車就那樣放一邊歇著。

老倪也不著急,不斷地給我打氣。后來隔三差五我也偶爾試一下手,每試一次挫敗感都增加一點。有幾次還差點摔跤,幸而都從摩托車上跳了下來。沒學會車卻摔花了,很是心疼。

老倪總是安慰我說:車摔了沒事兒,只要人沒事就行。車是二月份買的,直到七月份(斷斷續續學了五個月)我才勉強學會。開心的同時心里總隱隱有種預感:人家都說“摩托是鐵包肉的玩意兒”,什么時候肯定會出事故……

這不好的心里暗示很快就變成了現實。由于對油門的把控還不是十分熟練,那一天我油門一哄從一個大概五厘米的門檻直接沖倒在大馬路上。幸好那時路上沒車,但翻倒的摩托正好壓在我的左小腿上。

當時那痛楚讓我眼淚奪眶而出,并且滿頭大汗,小伙伴過來扶我都站不起來。雖然沒有傷及骨頭,但我拄著拐杖走了一個月。當時我想受這份大罪都是摩托害的,以后再也不會碰摩托車了。

2

事實證明出事后那段時間內心那種恐懼足以讓我瑟瑟發抖。

大概一個多月以后,那天老倪借了別人的摩托來接我(出事后我的摩托一直擺在單位),恰好主人家又要車急用,于是在他的鼓勵下,我倆同時騎著車去街上還車。

我懷著無比恐懼的心情騎了那大概300米的距離,當停下來那一分鐘,我發現自己的手麻木了,腿也有些顫抖,心砰砰地快要跳出身體。至此我確定我以后不能騎車了。

又過了一段時間。一天早上,時間已經非常緊張。我焦急的等著爹爹發動摩托車,“轟……”火沒點著,“哼、哼、哼”徹底發不起來了。“這下好,肯定遲到!”我越發著急了。

“阿媽,來搭把手一起把我的摩托推出去吧!”我突然看見我的踏板摩托在旁邊,于是也來不及緊張,趕著鴨子上架,十分鐘沖到了單位。同事都很驚訝,“怎么能為了五十塊錢(遲到扣錢)連命都不要了呢?萬一出事怎么辦?”

對呀,萬一出事可真的劃不來呀!那一刻,我才開始感到害怕,是后怕。不過從那天起,雖然心里的恐懼一直存在,但我堅持騎摩托車去上班。只是每一次上路之前都會想:要是今天的路況復雜怎么辦?要是轉彎處來對頭車了讓不開怎么辦?

路況復雜的時候有,讓不開的時候也有,不過情況都沒有想象中的復雜,各種情況最終都解決了。后來慢慢地我就不想那些還沒有發生的情況了。

我發現真正在路上是不能完全規避危險的,小心一點,慢一點就沒什么問題。以前在轉彎處總是心懷僥幸地祈禱:千萬不要來對頭車呀!現在總是暗示自己可能會有對頭車來,放慢速度,做好避讓的準備。這個心態的轉變讓我不再恐懼上路。

3

或許有我這樣漫長學車經歷的人不多,我甚至因此被人取笑過。那又怎樣,如今那些都不重要了,對于我來說,轉變心態克服心理障礙是最大的收獲。

其實克服恐懼就在一念之間。做任何事之前不能考慮太多,因為想象是無邊際的,胡思亂想只會在內心將恐懼放大。直到最后沒有勇氣放手去做。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