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疏于筆,生活不給我停歇的時間,我也不尋求機會提筆。然心中總是感慨良多,不寫不能抒發。
母親來天津看我,值周末之際,陪同母親去秦皇島拜訪同學,感慨良多。
媽媽那個年代,考上大學是一件了不起的事,多少窮苦出身的孩子盼望著依靠讀書改寫命運。一晃三十年,讀書真的改變了他們的命運。從政的當了高官,從商的賺了大錢,從技術的成了高工,有眼光早早買房的,坐擁豪宅。
然而媽媽總說一句話,要想人前顯貴,必定人后受罪。一伙兒高知青年,一生起起伏伏,感情最深的,還是老同學。
媽媽和同學追憶往事,我感覺在那個年代,沒有智能手機,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是非常多的,每一件小事他們都能如數家珍。
我也不由得追憶自己的大學生活,和舍友們最深刻的回憶有兩個,一是熄燈后的夜話,二是共同宅在一起看劇。電子產品已經占據了我們生活的很大一部分,和屏幕交流的時間比和人交流的時間還要多,每個人都習慣于想的多而表達的少,聚會時各自玩手機實乃家常便飯。
我作為時代的一員,不可避免的被打上時代的烙印,和手機的交流遠比和父母要多。但我內心是想改變的,盡管真的有點困難。
媽媽那個時代改變命運的人很多,到了我這個時代,被命運左右的人很多。同樣是90后,有的人含著金湯匙出生,不費吹灰之力獲得許多優越的條件。有的人仍然出身貧寒,卻在高房價高消費的時代里迷茫著,耳邊還不時傳來一個聲音,寒門再難出貴子。
而我有幸,目睹了各式各樣的這一代青年人,我感到只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迷茫。因為這是一個選擇太多的年代。
在媽媽那個年代,分配到哪里就去到哪里,而我們這個年代,所有的選擇都在自己手里,選擇太多,帶來的就是迷茫。
雖然現在特立獨行的人非常多,然而拋開所有特性,只談共性,每個人人生之中最重要的無非兩件大事。第一是擇業,第二是擇偶。
這兩件事,就難倒絕大多數青年人。媽媽那個年代一切都是按部就班順理成章,到了我們這里,一切已無章法可言,全憑自己選擇。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套價值體系和認知體系,導致工作中無法稱心如意,擇偶時無法敞開心扉。
我時?;孟胱约号c眾不同,其實在時代的洪流中,我亦無可避免的被打上烙印。在這個年代,最吸引人的是什么?是新鮮感。堅持成為了一種最難能可貴的品質。
工作不如意,換唄,對象不喜歡,換唄??芍恳淮螕Q,那也是對自己的一種消耗??床欢娜耍匀辉趽Q。看懂的人呢?就會兢兢業業的工作,死心塌的的相愛嗎?并不會。
看懂的人,在張望。如果只能選一個,要選對自己最有利的。商品社會,利字當頭,無人可以幸免。
情義重于千金這句話,在我心里漸漸變得可悲可嘆。我自己固守,一次次的不愿改變,到頭來發現這種傻氣最大的作用是用來聊以自慰。
最終發現,感情最深的,無非還是老同學。無論時代如何改變,一起同過窗,一起扛過槍的友誼,還是不變。
說著說著又跑題了,時代的烙印,每個人都無可幸免。我也被著迷茫所折磨著,多想有那么一個人,就不問所有的走到白頭,就拋開所有,去過慢生活。
既然并不能,也別抱怨,你又兢兢業業的工作了嗎?死心塌的的去愛了嗎?如果沒有,又何苦去要求別人。
就抱著那僅存的一點傻氣聊以自慰吧,有人為你引路時學會感恩,有人陪你同路時懂得珍惜,至于結果,別再去問。大不了白走一遭,只求了無遺憾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