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7.8 下午,結束了大三最后一科的期末考;
卻沒有雀躍的心情,朋友圈里很多人都在說“這是大一(二、三)的最后一天…”,而我,準大四狗了呢。
回到宿舍,沒有了待考的科目,得到了短暫的空白期,卻不知道應該做什么,沒心情去計劃努力什么,也不想發呆睡覺玩手機,就和沈燕君約了晚上去看電影“致青春:原來你還在這里”。
說實話,近幾年有小說改編成電影的青春劇真的沒找到我覺得很好看的,大概是書面語口語化實在太奇怪了吧,總是讓我蜜汁尷尬~
只是今天大家在紀念大學逝去的光陰,讓我不得不再次承認時間之匆匆;
圖片發自劉文萍
曾幾何時,二十歲甚至十八歲對我而言都是極其遙遠的,那時我渴望成長,不再是父母眼里的小孩子,不會被說“你是小孩子你不懂”之類的話,長大后才發現,無論自己多大年齡,在父母眼里永遠都只是個孩子;
曾幾何時,我覺得高三那年很漫長,每一天都是為了高考在備考、復習,只能“見縫插針”般嬉戲玩耍,高考后才發現,那年竟是如此匆匆,那時校園里的快樂那么純粹;
曾幾何時,我也覺得大學離我很遠,大學前各種憧憬,各種心里與自己的小約定,都在大學里慢慢地,或實現了,或放棄了,或遺忘了… 轉眼間,我已經走到了第四個年頭。
而我還在這里,我還在迷茫,還沒辦法接受自己即將迎來最后一個暑假,成為大四的準畢業生;
致時光:我還在這里,你卻未曾為我,為她或他,為任何人放慢過一分一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