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能與用戶接觸的點都是渠道。
想要讓更多的用戶知道你,就是通過不同的渠道去找流量。它可以是:買廣告位、電子郵件、電話銷售、異業聯盟、網紅直播、用戶轉發……
今天我們不談流量成本,我們只討論怎么獲得有效流量。有效的同義詞,是精準。支撐谷歌和 Facebook 這兩家公司數千億市值的背后,就是找到合適的客戶,進行精準的廣告投放。
想要精準投放的兩個問題
誰是你的目標客戶?
他在什么場景下會有這個需求?
比如 Keep
他的目標客戶是想減肥和健身愛好者。于是在APP上線之前的兩個月,就鎖定了近百個目標用戶關注和喜愛的垂直社會化媒體,比如百度貼吧(健身吧、減肥吧…)、豆瓣小組、微信減肥健身互助群、QQ減肥健身互助群,在這些地方密集“播種”,長期連載很多用戶健身經驗的干貨內容,靠內容驅動,讓優質內容匯聚人氣,由此培養積累了一大批固定粉絲。
當產品App正式上線時,將這些帖子同時引爆,幾乎在一夜之間,告知讀者這些飽含價值的經驗都是通過一款名為Keep的App來維持的。那段時間,Keep在iOS渠道的日下載量也達到4萬以上。
比如大額貸款
需求有兩種特性,一種特性叫顯性,一種特性叫隱性。顯性就是消費者知道自己有這個需求,隱性就是消費者自己都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還有一個維度叫做熟悉和陌生,有些東西當消費者知道自己需要的時候,他知道應該怎么選,比如牙膏。還有些東西,雖然他需要,但是還很陌生,比如說裝修,因為他可能一輩子也買不了幾套房。
從這個角度看大額貸款
第一,這個需求是屬于顯性的。因為當需要大額資金的時候,很多人會去銀行咨詢,找身邊的人尋求意見。
第二,這個需求屬于一個陌生的需求。就是你不知道這家銀行需要哪些資料條件,那家銀行需要付出哪些成本。因為這事很少發生。所以整體來看,這件事兒是一個顯性的陌生需求。
當人們遇到顯性陌生需求的時候就會到處尋找答案,也就是搜索。可以在百度上做關鍵詞優化。當然,也可以買一支廣告出現在顯眼的位置,這是獲得流量的有效方法。
想要獲得有效用戶,就問自己兩個問題。
我的目標客戶是誰?
他在什么場景下會有這個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