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氏三世休妻,孔子說:我們離婚吧!

電影《孔子》劇照中孔子與妻子

在古代,夫妻離異被稱為“仳離”“離絕”“絕婚”“出妻”“休妻”等,直到晉代,才開始出現“離婚”一詞。其實不管怎么稱呼,作為一種社會現象,離婚在哪個時代都不可避免,古人的“八卦精神”也不亞于現代,許多的名人離婚案也一直備受關注。

孔氏三世出妻

中國古代被卷進離婚事件最大的名人當屬孔子,但其離婚的是非、真假一直到現代仍存在爭論,此事也成了儒家爭辯不休、學界爭論不已的千年公案。

在記錄孔子及孔門弟子思想言行的著作《孔子家語》里記載:“(孔子)至十九,娶于宋之亓官氏,一歲而生伯魚?!笨鬃邮钱敃r魯國的文化名人,魯昭公聽說后,送來了鯉魚,以示祝賀??鬃铀旖o兒子起名“鯉”,因是長子,又取字“伯魚”?!抖Y記·檀弓上》曾記載,“伯魚之母死”,而唐代孔穎達在給這句話作注時,稱“時伯魚母出”,意思是其時孔鯉的母親已被孔子休了。

孔穎達是首次將孔子離婚事件曝光的人,孔穎達做注的《禮記·檀弓》的這段話原文是:“伯魚之母死,期而猶哭,夫子聞之曰:‘誰與哭者?’門人曰:‘鯉也?!蜃釉唬骸∑渖跻?!’伯魚聞之,遂除之?!卑凑湛追f達的解釋,當時孔鯉的母親雖被孔子休回娘家,但在她去世后的一周年內,孔鯉作為兒子還可以為她守喪,周年一過,就不應該哭了,孔子聽到兒子服喪滿后還在哭,便責怪孔鯉“甚也”,就是說太過分了??梢娍鬃优c妻子之間確實也沒什么感情了。

至于孔子為什么離婚,則因年代久遠而無從考證,據傳孔子是嫌其“口多言”。不過,林語堂卻大開腦洞,主張對于孔子的妻子究竟是被休,還是她自己因為受不了丈夫的種種苛刻要求而自己逃回娘家的,還要推敲。他根據孔子“食不厭精、膾不厭細”推斷,孔太太對丈夫“不得其醬不食、割不正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還是能夠忍受的,但有一天,她買不到新鮮食物,不得已叫兒子鯉到店鋪去買了些酒和熟食回來,孔子卻說:“沽酒市脯不食?!痹谶@種情況下,林語堂說:“她除了整一整行李、棄家逃走,還有什么辦法呢?”

《孔子家語》中說:“自叔梁紇始出妻,及伯魚亦出妻,至子思又出妻,故稱孔氏三世出妻?!币强鬃右渤鲞^妻,那“三世出妻”就演化成“四世出妻”了。也就是說,自孔子的父親叔梁紇開始,到孔子及其子孔鯉(伯魚)、孫子孔伋(子思)都曾離過婚。

然而,也有很多人為孔子辯解,因為司馬遷的《史記·孔子世家》里并沒有記載孔子離婚的事情,直到唐代才出現的這種說法可信度也不高。還有學者認為上述史料中的“出母”應該詮釋為“生母”,而孔鯉的親生母親又不一定是父親的正妻而很可能是小妾,所以不能說孔子鬧過離婚。但是史料中又找不到孔子納過小妾的記載,這種說法也很難站住腳。

不僅孔圣人有過離婚傳言,儒家的“亞圣”孟子也鬧過離婚風波。據《荀子·解蔽篇》中稱:“孟子惡敗而出妻。”那么孟妻到底做了什么呢?據《韓詩外傳》記載,一天,孟子的妻子獨自一人在屋里,踞坐在地上休息。恰恰在這時,孟子突然回家,看見妻子踞坐于地的樣子后,就向母親說:“這個婦人不講禮儀,請準許我把她休了?!痹瓉砭褪且驗樽瞬谎?,孟子就要提出離婚?!熬嶙庇纸小盎帷?,就是兩腿像八字形一樣分開蹲坐于地。幸虧孟子的母親是個明事理的人,引用古禮“將上堂,聲必揚;將入戶,視必下”來提醒兒子:你去你老婆的房間,不提前招呼一下,進去時也沒一點聲響,是“汝之無禮也,非婦無禮也”。孟子聽罷,很是自責,此后再也不敢提與妻子離婚的事了。

梨蒸不熟,絲巾織得太好也要離婚

孟子離婚的理由是坐姿不雅,有沒有道理呢?在古代,離婚有“七出三不去”之說,所謂“七出三不去”是指老婆如果有七種不良行為,丈夫可以提出離婚,另有三種情況不可以離婚?!捌叱觥庇址Q為“七去”,按照《儀禮》的規定,這七種情況是:無子、淫佚(作風不正)、不事舅姑(不侍奉公婆)、口舌(搬弄是非)、竊盜、嫉妒、惡疾(得了傳染病或者其他重?。?。有這七種情況,丈夫可以提出強制離婚?!叭蝗ァ本唧w是指:“有所娶無所歸,不去”,即女子出嫁時有娘家可依,但休妻時已無本家親人可靠,這種情況下不能休妻;“與更三年喪,不去”,女子入夫家之后與丈夫一起為公婆守過三年之喪,這種情況下妻子已盡子媳之道,不能休棄;“前貧賤后富貴,不去”,娶妻時貧賤,但娶妻后發家致富貴,按照禮制要求,夫妻應為一體,貧賤時娶之,富貴后棄之,義不可取,故不能休妻。

因為坐姿不雅就要離婚,勉勉強強可以歸入“淫佚”,這個理由還不算特別奇葩。其實,古代離婚的奇葩理由還有很多。孔子的弟子曾子則是因為老婆沒把梨蒸熟就要離婚。他老婆反問道:“婦有七出,不蒸亦預乎?”離婚的七出條文,沒蒸熟梨算哪條呢?曾子的回答則是:蒸不熟而已,何問其故乎?反正梨蒸不熟就是要離婚,沒有什么理由。曾子的學生吳起做得更過分,有一次,他遞給老婆一條絲帶,讓她再織一條。吳起的夫人精益求精,織了一條比原來更好的絲帶。但因為沒有按照要求織得一模一樣,還是被吳起給休掉了。

春秋五霸之一的齊桓公與蔡姬的離婚更像是一場兒戲。蔡姬貴為蔡國公主,被她的哥哥蔡穆侯當作禮物嫁給了齊桓公。當時蔡姬不過是十幾歲的妙齡少女,從年齡上看,齊桓公都能做她的父親了。開始的時候,齊桓公對這個活潑可愛的小蘿莉也是憐愛有加,但有一次,她和齊桓公去劃船,劃著劃著,她就玩起水來,不僅朝齊桓公身上潑水,還晃起船來,大叔受到了驚嚇,忙喊:“別晃了,別晃了。”可能是覺得齊桓公受驚的樣子很好玩,蔡姬還接著晃。結果,齊桓公震怒,第二天就把蔡姬打發走,送回了蔡國。

蔡姬被遣回蔡國后,蔡穆侯很生氣,接著又將蔡姬嫁給了楚國的楚成王。楚成王則對蔡姬喜愛有加,還立她為夫人。齊桓公可能只是想教訓一下蔡姬,并沒真的想離婚,結果聽說蔡姬另嫁他人,異常惱火,決定討伐蔡國和楚國,蔡國是小國,不堪一擊,但楚國實力并不弱,當齊國大軍兵臨城下時,楚國便質問你憑什么打我,齊桓公又不好意思說出真實的理由,于是派出管仲與楚國派出的屈完進行了一場罵戰。最后,因齊國理屈詞窮,覺得“師出無名”而班師回朝。

白居易做官時,曾判過一個奇葩的離婚案。據《白居易集》記載,一個妻子給在田里耕種的丈夫送飯時,路上遇到饑餓的父親,便把飯菜給父親吃。丈夫在田里等得饑餓,非常憤怒,執意休妻,妻子不服,于是一紙訴狀告到官府。白居易判決時說:“按照婦女的德行標準,妻子理應順夫,然而報答父親恩情乃出于天性。所以,應先將飯給父親吃,丈夫在其后。由于孝親重于事夫,故丈夫終不可休妻?!?/p>

強拆的“苦命鴛鴦”

以上各種理由雖然奇葩,但總還算是自己做主。但婚姻有時又不僅是兩個人之間的事,比如古代婚姻多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如果父母不喜歡這個兒媳婦,夫妻二人可能也會被強制離婚。我們熟悉的《孔雀東南飛》里的劉蘭芝與焦仲卿二人雖情深意篤,劉本人也“雞鳴入機織,夜夜不得息”,但就因為得不到婆婆的喜歡而被迫離婚。

在歷史名人中,陸游夫婦就是一對被父母拆散的“苦命鴛鴦”。陸游的原配是表妹唐琬,唐琬從小飽讀詩書,聰慧美麗,與陸游青梅竹馬,結為伉儷。但陸母卻不喜歡這個兒媳婦,強迫陸游寫下一紙休書,并遵母命另娶王氏為妻。唐琬也由家人做主,嫁給了皇族后裔趙士程。幾年后,陸、唐二人在山陰(今浙江紹興)沈園相遇,非常傷感,難過的陸游在墻上寫下了著名的《釵頭鳳》:

紅酥手,黃縢酒,滿城春色宮墻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

唐琬后來也和了一首《釵頭鳳》:

世情薄,人世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干,淚痕殘,欲箋心事,斜語獨欄。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長似秋千索。角聲寒,夜闌珊,怕人來問,噎淚裝歡。瞞,瞞,瞞。

不久,唐琬便郁悶愁怨而死。而晚年陸游每年春上都要前往沈園憑吊唐琬,每往或詩或詞必有寄情。

王獻之是東晉著名書法家王羲之幼子,其書法“兼眾家之長,集諸體之美”,后世將他與其父并稱書法“二王”,但他的離婚卻是一樁悲劇。王獻之原配是表姐郗道茂,他倆青梅竹馬,兩小無猜,漸漸日久生情,雙方父母也順水推舟,成就了兩人的姻緣。但是后來,晉孝武帝的妹妹新安公主司馬道福也看上了多才多藝、風流倜儻的王獻之,便央求哥哥孝武帝替她做主,許配給王獻之。皇帝便找到王獻之商量此事,有史料記載王獻之“灸足以違詔”,也就是用自殘的方式抗拒,但皇命終難違,最終他寫了一紙休書,將結發妻子掃地出門。娶了新安公主的王獻之,自然在仕途上一路看漲,后官至中書令。然而,表面風光的背后也掩蓋不了他對前妻的虧欠之情。晚年一次重病,道士來家給他做法事,道士問他有何過失,王獻之說:“不覺余事,惟憶與郗家離婚。”

與焦仲卿、陸游等的軟弱不同,歷史上的一些女子更值得人們敬佩。王莽的女兒是漢平帝的皇后,當14歲的漢平帝被王莽毒死后,沒多久,王莽篡位建立新朝,于是,漢平帝皇后就成了定安公太后。那時“太后”的年齡還不到20歲,王莽想讓其女與漢朝皇室斷絕關系,“乃更號曰黃皇室主”,還為她找了新女婿。但是,王莽的女兒堅決不肯,王莽也只好作罷。同樣,隋文帝的大女兒楊麗華是北周天元皇帝的皇后,在隋文帝奪取北周江山后,改封為樂平公主,隋文帝“欲奪其志”,讓其改嫁,但是,“公主誓不許”,父親也沒有再多干涉。

女性并不總是弱勢群體

古代的離婚中,也不乏女方主動離婚的案例?!稘h書·朱買臣傳》記載,朱買臣從小就喜歡讀書,但結婚多年,家里仍然窮得叮當響,跟妻子靠砍柴糊口度日。妻子不堪忍受便提出離婚,他只好答應。不久,她又跟別人結婚。后朱買臣終于發跡了,在他衣錦還鄉時,見前妻和她丈夫都在為他到家鄉上任做地區長官打掃道路的人群之中,于是下令讓他們上車,跟他一同去他的官邸,安頓他們住在自己的官邸里。不久,前妻羞愧不已,上吊自殺。

這個故事里女性雖為主動,但感覺上還是受害者。其實在漢代女性遠不像我們想象的那樣離婚后會受到歧視,譬如漢初的開國大臣陳平的妻子在嫁給陳平之前居然嫁了5次,但陳平似乎并不在乎這些。漢武帝的皇后衛子夫的母親衛媼也有過多次婚姻經歷。其他的如漢武帝的姐姐平陽公主也是初嫁平陽侯曹時,曹死后再嫁大將軍衛青;漢宣帝的女兒敬武公主初嫁富平侯張臨,再嫁臨平侯趙欽,后又嫁給高陽侯薛宣等等。在這些離婚改嫁者中,最牛的就是一個叫王娡的女子了。

王娡之所以牛,首先是因為她有一個彪悍的母親。她的母親臧兒是秦末燕王臧荼的孫女,雖是官三代,但當時已經沒落了,當她女兒到了及笄之年時,便將其嫁給一個叫金王孫的平民,不久還生了個女兒。小兩口本來生活得還不錯,但有一天臧兒路遇一算命先生,算命先生說你女兒未來貴不可言。臧兒聽后心花怒放,強迫女兒與金王孫離婚,軟禁在家。這時恰好皇子劉啟宮中招人,臧兒便買通關系將女兒送了進去。已經為人妻、為人母的王娡在宮中居然獲得劉啟的寵愛。沒多久,劉啟被立為太子并繼承帝位,也就是漢景帝。王娡也非常爭氣,為劉啟生下了三女一男共4個孩子。這樣,一個離婚的平民女子居然改嫁了皇帝,已經夠“勵志”了,但這還不算,王娡生的孩子還有一個當了皇帝——就是后來大名鼎鼎的漢武帝。

宋代著名詞人李清照也曾主動提出過離婚。李清照在趙明誠去世后,改嫁給了張汝舟。等到結婚后,李清照才發現張汝舟只是為了騙取自己的錢財,張汝舟也發現李清照保存在手中的寶物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樣豐富,也頗為后悔。兩人關系日漸冷淡,張汝舟還經常施以家暴。當李清照發現張汝舟的官職是靠行賄得來的,便將其告發并提出離婚。按照宋代法律規定,妻告夫,雖屬實,亦應徒刑兩年。但李清照寧愿坐牢,也堅持去朝廷告發。結果張汝舟與李清照離婚成功,張汝舟也被免職。李清照亦被收監關押,但在當地官員的關照下,李清照僅僅坐了9天牢便被無罪釋放。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后人有所謂“孔門三世出妻”。歷代學者考究其說真偽,仍沒有形成定論。例如,朱熹《朱子語類》、宋羅璧《羅氏識遺》、清袁...
    賽德傳播閱讀 4,273評論 0 0
  • 詩經全文及譯文 《詩經》現存詩歌305篇,包括西周初年到春秋中葉共 500 余年的民歌和朝廟樂章,分為風、雅、頌三...
    觀茉閱讀 67,202評論 0 18
  • 人人有顆八卦的心,近日看了《史記》,于是想扒扒咱們的圣人先生,----孔子的婚姻生活。粉們不必跳腳,無不敬之意,只...
    周雨聊管理閱讀 1,716評論 6 14
  • 因為阿里或京東并沒有改變商品與人的關系,微信也沒有改變信息與人關系, 但社群模式可以, 我認為社群商業是每個企業的...
    245703a2bfb4閱讀 298評論 0 0
  • 怎么說呢……大概在我還是黃口小兒的時候,老周同志就已經是我心中神一樣的存在了。 老周同志是個有信仰的人。他年輕的時...
    拾荒少女_閱讀 828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