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歡樂頌》,剛開始安迪表現(xiàn)出來的愛無能看的讓人很著急。劇情在循序漸進,安迪在慢慢解開自己的盔甲,她在逐漸適應在愛情這門課堂里充當學生的角色。在商業(yè)社會如此精明的她,在愛情中那種由抗拒到嘗試到享受的心理變化,更添了她的女人味。女子,精明干練固然重要,然而在享受愛情同時的“傻白甜”才讓生活有了點“煙火氣”。“學會愛,是人生另一個出口”這句話在安迪身上得到了很好的詮釋。
會不斷看到一些文章在表明一種態(tài)度,覺得女生寧缺毋濫,固執(zhí)地等著生命中那個值得自己付出的人沒什么不好。或者是講述一些道理建議女孩子不要輕易用情太深,要懂得選擇。在MISS GOLD盛行的年代,這種說法得到不少贊。然而,在生活中真正承擔的是女孩子自己,有選擇標準很重要,等待時機很重要,然而,難道在關(guān)系中學會去愛不重要?比如說,小美,她自我標榜,現(xiàn)在的愛情于她更多的是荷爾蒙在作祟,而那傷感,在周末“和蚊子作伴”的她體味的可真切。
女孩子是極其敏感的,在年齡的不同階段對愛的領悟不同,然而真正一下子就遇上對的人的幾率又是那么小,大多數(shù)人都是經(jīng)歷過幾段感情才真正了解自己不想要的伴侶到底是怎樣子。倘若開始了一段感情,哪怕在一開始感覺并不是那么的合適。可是自己決定開始肯定是有自己的理由,哪怕是年少輕狂或者尋找一種仰望,那都是性格中存在的部分,需要一種形式去表現(xiàn)出來。心理渴求的部分,哪怕現(xiàn)在壓抑著,終究會在某一時刻凸顯。
在一段關(guān)系里,這是多么美妙的事情。與其期待著,祈禱著遇到和自己的期望值相符合的人,還不如在現(xiàn)有的關(guān)系里去感受愛情的美好。人的天性里邊有得隴望蜀的貪婪感,更有著比較的嫉妒天性。在熱戀期過了之后,各方缺點放大,惰性便滋生,不僅自己不想改變,對于對方的那些不適應的習慣也開始將就。總覺得,現(xiàn)在的相處只不過是個過渡,以后會遇到更好的,沒有必要吹毛求疵。當對自己的這些小九九感到暗自歡喜的時候,對方其實已經(jīng)能感受到這些態(tài)度.相處的兩個人,對于彼此都是一面鏡子,對著鏡子笑的時候,真誠的笑還是假笑,一目了然. 最后,誰又成了誰的備胎,再下一次,循環(huán)要如何收尾.
獨生子女的一代有著不可比的"自私性",從小就被給予最大的關(guān)注,成年之后,在做選擇時也是不肯將就,覺得父母那一代的隱忍不可思議,所以要么抱著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態(tài)度觀望等待著,要么打著試錯的旗號躲貓貓,找的不一定是愛情,或許更多的是被愛的感覺.
可是想一想,當自己真誠地笑的時候,看著鏡子中的回笑,感覺會是多么美好.如同,在自己給予的愛有了回應,這種被愛將世界都照亮了.愛是會滋養(yǎng)的,如同一株花,有了更多的陽光雨露,綻放的格外美麗.就像 小王子 中的玫瑰花,她驕傲著但深愛著小王子,然而小王子卻忽視了這種情愫,他不懂回應,不懂如何去愛.
"萬事只能發(fā)生一次,僅此而已.如果預知了未來,在大多數(shù)的情況下,都會感到...一種困住的感覺.如果你在正常的時空里,什么都不知道的話,你才是自由的"
不用學會了所有的舞步才敢在舞池翩躚。又何必在一段關(guān)系中喊著“不耍流氓”而唯唯諾諾。轟轟烈烈恐怕大多數(shù)人只能在年輕的時候才有更多的機會去體會這情感。束手束腳怕受傷害,或者小心翼翼不肯承認自己的心意該是浪費了多少青春的肆意。在一段自我感覺合適的感情里,盡情表達自己的笑意,放下過多的思慮,互相溫暖著。
或許,只有在什么都不知道的情況下,什么都不去估計的情況下,會更真我地對待一份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