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開始,豆瓣——這家曾經PC時代中文圈社交異類——也開始了移動化的進程。2013年下半年,相繼推出的豆瓣東西、豆瓣事情、豆瓣專欄等APP引得當時的互聯網一片歡呼。然而,無可置疑的是,豆瓣的背后是每況愈下的用戶活躍度。這家以慢為美的公司,在傳統互聯網轉向移動互聯的大潮中,眼睜睜地把流量送給了諸如陌陌、微信等移動端發力的社交網絡。
另一個豆瓣的矛盾就是,在PC端似乎割裂并不算嚴重的各個分社區之間,在移動端,由于獨立APP的存在,而完全隔開了距離。曾經的豆瓣邏輯是,文藝是一個圈,用戶在豆瓣的社區里有著方方面面的追求,其能力既可深知影視,又可在音樂圈縱橫捭闔。然而,在悉數多達數十個的移動端APP內,用戶的興趣被框定了。我們很難去評價這種邏輯上的轉變是否合理,或許他們更加愿意將不同的應用視為不同的節點,既然是不同的節點,那么推出不同的產品也是自然的。對于信息量更小、信息更新速率更快的移動端來說,這不失為一種極好的解決方式,然而,目前看來,這并不是明智的決定。
今年8月,一片歡呼聲中,豆瓣發布了移動端第一個聚合類應用,這個顯然是偏重社交的APP開始明晰了豆瓣在移動端的規劃:豆瓣應用強調社交屬性,而豆瓣電影等應用強調其工具屬性。然而,由于豆瓣宣傳力度、APP操作度等原因,豆瓣應用雖然一經發布便引起熱議,但用戶群非常窄,發布數月后,下載量僅為十萬級別。
從2005年誕生至今,“豆瓣危機”論幾乎沒有停止過。中國的互聯網有個怪現象,不論何種社交網絡,總能在國外找到相對應的產品。新興產品如此,三大巨頭亦如此,在這個山寨橫行的中國互聯網環境,豆瓣的出現無疑為中國互聯網行業吹來一陣清風。這既是優勢,也是危險,因為跟隨者永遠也不需要為第一名的栽跟頭負責。正因如此,豆瓣的未來就一直在被質疑著。
不過,互聯網眾多的定理似乎在豆瓣身上都失效了,移動數據爆炸的今天,2013年豆瓣的電腦端流量幾乎翻翻。這似乎在證明著,豆瓣在很多用戶心中都是不可替代的。
豆瓣的投資人,龍宇認為,豆瓣是“中國新興中產階級所有媒體消費和非物質層面的精神討論平臺”。豆瓣東西產品總監張雅潔說,“豆瓣應該是‘提供全方位的生活發現服務’的一個平臺,2005年上線至今,這個初衷一直不曾改變。”
這種定位上的獨樹一幟,或許造就了豆瓣在短期內的無堅不摧。
但是,業界更為好奇的是,這個短期到底有多短。
早在2013就已經被媒體拋出了“布局落后3年”的唱衰觀點,然而,多虧豆瓣本身的高質量內容,加之本就恰好缺失的文藝氣息的國內互聯網氛圍,即便流量被百度貼吧甩出20倍有余,但豆瓣并未直面明顯的頹勢。直至今日,豆瓣所有應用的累計下載已經近億。但是,危機緊隨著,高質量內容已經開始外流,知乎、簡書之類的強調內容的社區蒸蒸日上。本來很有商業前景的LBS應用豆瓣小組,最終被模仿者陌陌趕超,后者剛剛赴美上市,估值一度高達40億。
而豆瓣其余的應用也發展地十分緩慢,一度被豆瓣給予厚望的一刻用戶量遠比不上同類別的ONE·一個和知乎日報,豆瓣電影的受眾大多也變成了貓眼、時光的用戶。
面對這樣的窘境,豆瓣終于似乎有些動作了。豆瓣最大的困擾是,過于紛繁的功能里,要篩選出大一統的核心邏輯。以及,如何利用好豆瓣手頭一度風光無兩的用戶資源。
12月19日,豆瓣推出自家APP的2.0版本。
發布的同時,阿北在博文中寫到:“跟著新版的app,整個豆瓣也邁入下一個生命階段。豆瓣2.0的使命,是全面、直接、明確地服務于你個人興趣的方方面面。”阿北口中的方方面面,也正是2.0版本的豆瓣最大的意義——提出了豆瓣在整個生命周期里的終極要義,在豆瓣上,它有個好聽的名字,叫做豆列。
豆瓣2.0打破了曾經的各個分社區的壁壘,豆列中可以添加任意類型的豆瓣內容。
對于移動場景下的內容分享、消費來說,豆列其實是一種非常好的形式:首先,豆列是一種經過大量用戶UGC篩選的清單,本身內容質量較高,可信度也強;其次,移動場景下,用戶閱讀更具備目的性,因此圍繞某種主題而創建的豆列,十分適合移動設備上閱讀;再者,對于豆瓣本身來說,豆列地位的突出能夠降低人的決策難度,適合移動電商場景,也即意味著有助于豆瓣商業化的步伐。唯一存在的問題是:豆瓣該如何把曾經的流量轉化成優質的豆列內容。
當然,依靠豆瓣積累多年的用戶活躍度,這并不是個難題。
責任編輯邈臻
· BlackBerry announced the BlackBerryClassic at Dec, 17th , making official the smartphone that CEO John Chenhas?teased for the better part of a year.
·Samsung is shutting down its would-beWhatsApp-competitor ChatOn in all markets in the first quarter of 2015. The appwill be shutting down for most countries on February 1st, although it will liveon a little longer in America before being closed some time before the end ofM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