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前幾天在知乎上看到了好多有關大學的內容,大學不只是曾經幻想中的茍且,亦或是激情燃燒的歲月,他還因為你所處環境的不同,帶給你不同的東西。
? ? ? ? 記得知乎上有段話:一個普通大學的老師給你上一節課,是給你解釋解釋一句話;而一個好大學的老師給你講一句話是給你建立一個新的世界觀。的確如此,更好的環境是會給你帶來更好的東西,正如我現在所在的這個三本院校,是隸屬一本院校下的學院,地處偏遠,學費動輒上萬,再加上生活費,高昂的費用,讓我對于錢的渴望愈加強累,所有合理合法的兼職,我都努力爭取,但終究地處偏遠,機會終究是少的。
? ? ? ? 我之前一直都在糾結上完大學找工作,還是考研,繼續活在校園里。之后的我,看到了越來越多那些名校的校園氛圍,一路上不是八卦,不是討論吃什么,而是offer,又得了什么獎,獲得了什么成就,這種活在壓力與動力以及強烈而濃郁的學習上進的氛圍中,實在是深深地吸引了我,以致我想在一次考研中,考進一個甚有名望的大學,好好地感受這種氛圍的包裹感。
? ? ? ? 正如海水進入河流,再高的濃度,也會被河水沖淡,而河水進入大海,也會被相似的環境變得濃郁。
? ? ? ? 獨善其身,可以說是這個世界上最難做到的事件之一了,人身為社會動物,自然會受到社會影響,難免為了迎合他人,浪費自己的時間,難免為了看起來的不孤單,而吃自己不喜歡的飯食,只為有個人作伴。
? ? ? ? 但也應該分情況吧,或許這些一起做的什么事,就會給你一些不一樣的東西,或許是以后的關系,或許就只是單純的浪費了你的時間。所以要分情況,在這種“一起”的,究竟會不會對你接下來要做的事造成影響
? ? ? ? 如何知道有沒有造成影響呢
? ? ? ? 你很有必要知道你接下來的一天要做什么,別怕列出來計劃被人嘲笑,他們除了嘲笑,什么都不會,不如你一開始就投入時間與精力。而這些在一起影響與你自己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孰輕孰重,你該有定奪。
? ? ? ? 環境可以影響你,但不可以決定你,他是你生活的一部分,剩下的許多部分,難道不是我們自己拼湊起來的嗎?那多彩的沙盤,明明是我們自己創造的,何必因為手邊的一張示意圖,而放棄心中別具一格的想法呢?
以上
? ? ? ? 算是寫給我自己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