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曾經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后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于從容。我們曾經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系。——王昱珩
“我和誰都不爭,和誰爭我都不屑。其實它后面還有兩句,就是,我愛大自然,其次就是藝術;我雙手烤著,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準備走了。”這是水哥在挑戰賽失敗離開最強大腦舞臺之前說的一句話,看到他向觀眾們揮手扶腰告別到結束的一幕幕,有一種一個時代被終結的感覺,觀眾席和電視機前有多少人為水哥的離開默默留下了眼淚。 從第二季辨水項目開始進入觀眾們的視野里,一開始我一直認為他是個很牛掰自信心爆棚的選手,甚至會因為他莫名的自信心而對他有些排斥,但又被他微觀辨識能力所折服,可謂是“又愛又恨”。
還記得他的第一次登場嗎?右肩上棲著一直淡綠色羽毛的鸚鵡,它乖乖得棲息著,好似是水哥最真誠的伙伴,此次前行就是來給水哥撐場面來了。 那一場“微觀辨水”的項目中,520杯同質同量水源的水被他一眼辨出,Dr魏給出9分的難度系數分,最終以117分晉級。也是因為這個項目而有了“水哥”這一接地氣的稱呼。而當時的他右眼于半年前意外受傷,所以他幾乎是以僅剩的三分之一的視力和強大毅力完成的挑戰。因為水哥幾乎失去三分之二視力的真相,加上看水在Dr.魏看來比“看蛋”一類的固體更難,對于辨水是真是假,許多網友都表示很懷疑,認為“水經過運送會晃動也許成為依據。”而水哥的解釋只有藝術家才能明白:“我辨水靠的是想象力,就像平時畫的畫兒一樣,說實話我自己也琢磨不透,還在研究自己辨識的方法是不是和繪畫的手法有相似。”也許他折服我的不僅僅是他的實力,還有他的毅力。
真相并不一定是表象。水哥曾在最強大腦的舞臺上放出了很多狠話,就似他膨脹的勝欲,就是因為這一點一直對保持著“又愛又恨”的感覺。然而,在他離開之后在也是最強大腦選手陳冉冉對水哥描寫的文章中才真正明白水哥的那一些看似狂妄的承諾背后是多少的自我承擔。本來是想用自己的話把陳冉冉的切身體會寫出來,但最后還是希望把最真實的表現出來,不愿意在語句中不可避免的主觀態度。“我真正開始了解水哥的“內核”,是去年準備中日對戰,我們提前幾天到南京熟悉規則、場地并封閉訓練的時光。當時的我雖然嘴里嚷嚷著壓力好大,但給自己的心理預設是盡力就好,輸了也沒關系,所以也沒有刻意加大練習量或練習難度,一切照舊。讓我吃驚的是,作為一名平時作息晝伏夜出的天賦型選手,水哥那段時間天天起得比我早,練習一整天后回得又比我晚很多。從沒看過他如此專注如此認真,原來錄制節目時能“口出狂言”的基礎是背后的反復測試,即使天才也是一樣,我第一次覺得水哥有“人性”了。然而,我的壓力無形之中增加了,這并不是出于我自己,而是出于水哥,不僅是因為知道他很想帶領中國隊一雪前恥,還因為知道只有贏了的隊伍才有資格派出一名選手爭奪最后的腦王,而我心中腦王的不二人選就是水哥。中日對戰是場苦戰,雖然大家在節目中看到的似乎是我扛下了整場比賽的勝負壓力,但實際上真正扛起這個壓力的人是水哥。他賽前跟我們說,我一定會讓整場比賽歸于起點,你們不要擔心勝負放開比,比成什么樣就是什么樣,而他自己卻只能贏不能輸。雖然我也曾在部隊征戰心算賽場數次,但中日對戰的過程中我才第一次深刻體會到什么叫做革命情誼。”所以,在那一場與日本選手原口證的PK賽中,水哥對于孟非和Dr.魏的提問也是很狂妄地說:“我現在不想回答,我要等著這邊升起我們國旗的時候再說。”“不管怎么樣,我下去的時候比分就是一比一。”狂妄,強悍的背后不僅僅在是真正實力的體現,同時也背負著一定要為中國贏下一分的信念和為中國爭取一名選手爭奪最后腦王的機會的努力。
各種植物,各種珍稀動物,培養他們享受大自然也許才是水哥最想要的生活。名聲,名氣,總有一天都會過去,都會消失,最終支撐你生命的是安穩,淡然的生活。 我們曾經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后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于從容。我們曾經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系。所以,他早已無心戀戰,人最本真的或許還是生活,有些閃耀的東西總會褪去,留下生命中最平淡的自己,生活才是生命的主旋律。
“求而不得,往往不求而得。”
現在,他終于回到他的生活,感受他生活的豐富多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