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面包
今天的晨讀感悟來自【美】唐納德·高斯的《你的燈亮著嗎?》晨讀引導了我們三個關鍵點,分別是:定義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其實,一開始看到這個話題,寶寶的內心是極度拒絕的!因為這意味著我將坦誠相待,一層一層的剝開我的心,瓣疼啊(嗚嗚)……
以下話題將會不時亂入我加入小灶群的內心活動,君子請慎點!
㈠【問題到底出在哪兒?】
先來說說我誤入小灶群的初期體驗哈!那叫一個激動!激動!還是激動!呼!突然一個大神飄過,搜,那又一個,哇!那個神技也好厲害!個個武藝高強!我瞬間驚呆了好嗎!MY GOD! 這到底什么鬼地方?咦?那有一掃地小僧!哈哈!待我一問便知!
"小師傅,勞煩問一下:貴地是何處?出口又在哪里呢?"
"這位女施主,貧僧有禮了!這里就是傳說中的"修仙閣",凡與仙道有緣之人都會被送到此處磨煉,一旦進入,自帶封印,需歷三道劫,脫三次骨,才算圓滿,功績圓滿之日,就是你出頭之時,出路自然顯現!"
納尼?我頓時心頭一緊!這明明是狼窩好不啦!我滴個神吶!誰來解救我!嗚嗚,我可不想脫胎扒皮挖眼睛……
臉上的表情隨著內心的掙扎變得越來越扭曲……小師傅仿佛看透了我的心思,似笑非笑:"施主請跟我來……"
我們穿過一座又一座大殿,最后在一座看上去最宏偉別致的殿前停了下來,"這里是"神技殿"接下來的兩個月,施主將在這里度過,里面的秘籍神技和器靈你可隨意學習使用,不受限制……"話畢,小師傅頭也不回的轉身離開……
"哎,你別走啊……",話還沒說完人已不見蹤影,罷了,我撇撇嘴,好奇滿滿的推開殿門,哇塞!簡直不要太闊氣!一眼望去琳瑯滿目,無奇不有!剛還郁悶的心此刻頓時欣喜若狂起來,哈哈哈,我也要成為"武林高手"了!接下來的時間里:我今天耍耍屠龍刀,明天學學白骨掌,后天又被"吸功大法吸引"去,沒事再來個"彈指神功六指琴"每天過的逍遙快活,樂不思蜀……
兩月期限很快來臨,我正悠哉的翹著二郎腿等著小僧來接我,不料不知何處跳出一頭八腳猛獸來,惡狠狠地盯著我仿佛下一秒就要把我撕碎……起初心里直冒冷汗,可轉念一想我有那么多神技,怕它不成?頓時來了膽氣,"哪里來的刁獸,竟敢恐嚇姑奶奶!看我不收了你!"
"接招,看我如來神掌!我打~"咦?怎么不管用?嗯,我再來!"我打~"咦?怎么還是不行!沒關系,我換! "哈,乾!坤!大!挪!移!"咦?怎么還是沒反應!我相繼又試了好幾個技能都以失敗告終,嗚嗚,這下完了,我一屁股攤坐在地:平時練了那么多關鍵時刻竟然掉鏈子!看著那又黑又丑的一大坨向我逼近,我絕望的閉上眼,等待身體被掏空,只希望它讓我死的痛快點……我等啊等啊等……咦?怎么還不動手?我疑惑的睜開一只眼偷偷打量,哈!原來不知何時,小和尚早已把刁獸制服,收入腰際的一個囊中。哈哈~我拍拍屁股站起來,忙向他道謝:"幸虧師傅及時趕到!不然我今天小命可就沒了!多謝多謝~"
"哈哈,誰讓你平時三心二意,走馬觀花的?要知道真正的大神不是什么都要會,而是專注于一項,勤學苦練,日積月累,才能成為獨門絕技!平時淺嘗輒止,關鍵時刻根本發揮不出作用!今天就是給你的教訓!……""嘿嘿,我知道錯了,我改~"我不好意思的撓了撓頭,從此靜下心,一心一意修煉,技能也一天天開始長進……
哈哈,我今天忘吃藥了,腦子自己飛了,以上故事純屬虛構哈,小小的娛樂一下,也多謝(掃地僧–會展–深圳)真身的友情客串,不要打我(捂臉)
①故事想說明的道理:
只有找出核心問題(三心二意,目標太多)才能像揪線頭一樣把其他問題引出,從而各個擊破。
②關于問題是什么的解讀,還有一個方面:真正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在這里分享洛奇的一段視頻:當他的速度,承受重擊能力以及快速輕拳能力都不能成為他的優勢時,他選擇了鈍擊創傷作為籌碼項,刻苦訓練……
㈡【從"自身"找原因】
①我們先說說態度問題:
我們當中的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遇到問題時,第一反應不是想辦法解決,而是找借口"推脫,逃脫責任",即便是很小的一個問題,我先來舉個例子勾起一下你的回憶:上學遲到罰站,你是不是說都怪鬧鈴壞了!沒叫醒我?其實是你昨晚熬夜追劇睡得太晚早上起不來,跟人家鬧鈴其實沒多大關系。哈哈,這事反正我干過!
雖然事情很小,但卻反映出責任意識,如果年少時養成了推卸責任的壞習慣,等到有一天步入社會,一旦犯了大錯,是沒有人出來替你買單的。也可能因為你的不負責任造成不可挽救的后果。(比如:作為護士輸錯液、作為司機醉酒駕駛、作為工程師偷工減料……)
②再來談談具體做法:
請遵照貓叔給出的行為準則:讓自己變得更好,是解決一切問題的關鍵!
對啊!我們是問題的“來源”,解決了我們,問題不就迎刃而解了嗎?哈哈,這個得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㈢【問題由誰解決?】
原則一:
當別人可以解決自己的問題時,不要越俎代庖!
這個更多體會在家長對孩子的教育上,比方說孩子摔倒了,中國的家長普遍會趕緊把孩子抱起來哄一哄,而西方更多采取語言鼓勵,讓孩子嘗試自己爬起來,你看,教育方式的不同,會讓孩子的自主能力產生差異,所以說有些時候,我們所認為的對孩子好,并不一定是人家真正需要的。即使是父母,也沒有權利干涉孩子的自主成長!所以,干好自己分內的事,給別人多些自由發展空間。也許他會更感激你~
原則二:
如果有能力解決問題的人,并沒有直接受到問題的影響,那就采取措施讓他體會到這個問題!
關于這點,我要給大家坦白我曾犯過的一個錯誤,貓叔剛開始引導我們讀書的時候,我們二十個人就組了一個讀書群,(現在是二十一個小伙伴)專門進行讀書打卡、分享、監督、剛開始的時候還斗志滿滿,但是由于我以前沒有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也由于上班經常三班倒感覺很累,總覺得沒有更多的精力用來看書,不多久,我就產生了懈怠心理,經常好幾天都不碰書,群里動態也不關注,工作忙我也就沒當回事,直到有一天,我的讀書小伙伴胖大王和徐莉在微信上主動詢問我的狀況并且給我加油打氣,我才意識到我可能拖了我們團隊的整體讀書量,頓時感覺好羞愧!現在,我又重新加快步伐,努力趕上我們的大部隊……
你看,在我自己跑神卻渾然不覺的時候,我的小伙伴們用善意的提醒將我拉了回來,很感謝我們這個有愛的讀書群,真心希望我們一直并肩走下去……
還是貓叔的那句話:
每天進步一點點,堅持帶來大改變!
希望我今天的分享能給你們帶來一點點啟發,也希望我們在貓叔的“修仙閣”里刻苦鉆研,多加歷練,早日飛升上仙,哈哈,期待各位早日脫胎換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