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大姐穿了件白色的裙子,雖然裙子好看,但并不是適合她,顯得她很胖。
聊天中,大姐問覺得怎么樣,大家一時不知道怎么回答。還是小陳說,挺好看的,顯得您很有氣質。
事后前臺小姑娘撇嘴,"真虛偽"。
不然呢?直白地說"大姐,這裙子顯得您很胖"?
那不是真實,是沒腦子。
我們很多人會評價別人虛偽,當然也會說自己虛偽,甚至會無可奈何地說,我不想虛偽地活著,可是為什么做真實的自己這么難呢?
好像做真實的自己和虛偽地活著是矛盾的。是這樣嗎?
想弄清楚這兩者之間是不是矛盾,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真實的自己,什么是虛偽。
什么是真實的自己?
最經典的解釋是"忠實于自己"(Being true to oneself),就是言行舉止符合自己內心的想法,所說所做和所想之間有一致性。
但是每個人都有多個自己,在不同的事情上和不同的場合會呈現不同的自己。就好像穿職業裝的你和穿晚禮服的你,呈現在人們面前是不一樣的。
更或者,在同事面前,你是詼諧幽默的、固執任性的,而在客戶面前,你又是一個嚴格謹慎的、精心做計劃的。
這些看似不同甚至矛盾的特質,你能說不是真實的你嗎?
所以真實的你,是你心底信奉什么,而不單單指你表現出什么樣子。
穿職業裝讓你顯得更職業,穿晚禮服是因為晚宴場合需要。
你能干又個性強勢,有自己的工作節奏,在同事面前說笑是為了更容易與同事相處,不然固執又寡言,在工作上會很孤立吧?
在客戶面前嚴謹,因為你要確保公司的利益。
這些不同的面展現了你共同的價值觀,就是努力工作。
我們為什么想要做真實的自己?
或許你想任何場合都言行一致,想展現最本真的自己。
可實際答案卻很殘酷:
一方面,做一些不是自然而然地去做的事,會讓自己覺得自己是個騙子。
所以想要去做自然而然的事也就是所謂聽從自己內心真實想法的事。
另一方面以要遵從真實的自己為借口來待在自己的舒適區,還可以將不上進、沒成績的鍋推給老板愛聽好聽的、大家都講關系,而不是自己沒努力。
人的本性是懶惰的,想要去做自己熟悉并舒服的事。就像一個不愛說話的人更愿意躲在自己的角落里,和自己對話一樣。
什么是虛偽?
虛偽,可以解釋為:虛假,偽裝,就是不真實。虛偽可以是一種心理狀態,也可以是一種行為方式。
別人夸獎你時,你明明心里已經樂開了花,嘴上卻說"哪里,哪里"是虛偽。
心里不愿意承認別人比自己強,但嘴上卻不得不說"你真了不起"是虛偽。
遇到意見不合的同事、同學,心里不想理,還得打招呼,說著言不由衷的話是虛偽。
而像王熙鳳那樣口蜜腹劍、兩面三刀、上頭一臉笑、腳下使絆子也是虛偽。
前幾種虛偽雖然自己心累,但并沒有傷害別人。而后一種則是惡毒的掩體,為大家所厭惡。
我們為什么要虛偽地活著?
榮格的人格分析心理學上有一個重要概念,叫人格面具,是指:
同一個人在不同的場合會有不同的心理表現,說明他的內心是由不同的部分構成的,這些部分就叫“人格面具”。
人格的多面性保證了我們能夠與人,甚至與那些我們并不喜歡的人和睦相處。
從這個角度上來講,人是沒辦法做到永遠保持同一個心理表現的,言行必然也會有不同。
從另一個角度來講,人是群居的社會性動物,需要協作,如果每個人都隨心所欲,結果就像兩只刺猬報團取暖,彼此扎傷。
而戴上面具,說別人想聽的,而不是你想說的,在合適的時候做恰當的事,這是虛偽也是智慧。這會讓你討喜很多,因為沒人喜歡直白到掃興的人。
你或許會認為說話直白的是情商低,哪是做真實的自己呀,可是他們從來都認為自己真實才會說話直白的,只不過這樣的真實別人不買賬罷了。
所以我們一面抱怨虛偽,一面又做著虛偽的事,因為某些虛偽可以讓自己與周圍人和睦相處,還能得到關系,甚至得到利益。
所以才會有"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這就對了,難道見鬼說人話,它聽得懂嗎?
做真實的自己和虛偽地活著并不是矛盾的雙生子,非此即彼。
奧巴馬在自傳中提到,成為總統前,《紐約客》雜志編輯大衛·雷姆尼克將他稱為"變形人" , 因為他能隨意地變換自己的風格,但卻不會迷失真實的自己。
另一位評論家加里·威利斯將其總結為:
如果別人說他不是純黑人血統,他就會告訴他們他比大多數美國黑人和非洲的聯系更直接;如果別人說他不完全是美國人,他就說他的母親來自美國中西部。他就像一只變色龍一樣,不停變換身上的顏色,但這不意味著他不忠誠,而這恰恰造就了他的與眾不同。對于以欺騙的手段來迷惑大家的事,他一點也不熱心。
所以人不是不能虛偽,不是不能虛偽地活著,但是這些都應該出自真誠,不是為了傷害別人。
那些感嘆明明想做真實的自己,卻不得不虛偽地活著的人,大多是覺得自己總是言不由衷,不能做心甘情愿的事。他們的隨機應變不是為了傷害別人,恰恰相反很多時候是為了不傷害別人才去說虛偽的話,做虛偽的事。
而表里不一、兩面三刀的人并不會想著去做真實的自己,因為這就是真實的自己,通過損害別人來達到實現自己利益最大化的目的或者滿足心底某些見不得人的想法。
做真實的自己,用一顆真誠的心,尊重每一個人,有觀點公開發表,認真做自己,堅守自己的原則。
只尊重對自己有利的人,因為有利可圖才待人友好,迎合討好別人,私下竊竊私語,背后說人壞話。這不是虛偽而是人品有問題。
就像文章開頭的小陳,她不是虛偽而是情商高,這并不妨礙她做真實的自己。
虛偽地活著并不是拋棄自己的真心,而是離開舒適區,變成自己想要成為的那個人。
守住自己的真心,明確自己的底線,隨著環境的變化而轉變自己的言語和行為,是人本能上的一種進步。
有自己的核心價值觀和目標,無論如何變幻,你永遠是最真實的自己。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