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小馬
記得在很久以前,我把友情看的比愛情更重,在親人不在身邊,愛情還沒有來到的時候,友情幾乎是唯一的了。
那個時候,印象最深的是和朋友們去蘇州。
三個女孩,在蘇州,距離上海很近的地方,玩的很盡興。
不是旅行,是旅游,是青年年少的歡樂和神往。
是下雨天,我們帶著紅色的傘,徜徉在雨巷,好像自帶浪漫功能了,走過一個個長廊,推開那窗,仿佛自己就生活在蘇州,和自己喜歡的友人一起特別美好。青春,浪漫,熱情,夢想,我們一個都不缺。
還記得,我在一個屋檐上拍下的照片,其實真的有點像違規吧,但是那個屋檐就在窗旁,就坐了一小會兒,擺了一個姿勢,就好像自己是飛檐走壁的俠客了一樣,又好像灑脫自在的古人,對了多年以后的武林外傳,似乎就有坐在屋檐上的場景吧。
而我笑盈盈面對的是朋友的鏡頭,朋友是一個特別會拍照,又古靈精怪的女孩,創意無限,那個時候的我們真的的是年輕又快樂啊。
每天除了工作,就想著怎么去旅行,或者增加枯燥工作的活力。記得那時,我們會把值班室打扮成紅色系,或者圣誕系,紅色的春聯,紅色的風車,還有紅色的點點滴滴,很有愛。
春聯上還有我們每一個人的名字,護士長叫小平,于是橫批小平你好。而這些都是我們三個主創,尤其是Y這位笑起來如銀鈴般的女孩。她喜歡創意,喜歡和朋友在一起,她還很會有巧心思打扮自己打扮世界。這恰恰都是我所缺少的,關鍵是她還很單純質樸,還有R我們三個一起簡直是不分離,有一個回家,還會寫信回來讀,有趣的很。
收到R的信,我們邊讀邊笑,好似能看見她在家里寫信的樣子,笑她寫信老土,感慨寫信真摯,然后收藏好這封難得的信,這是我們友情的見證吧。
還記得很多年前,我一個人住的時候,每個月的電話費都是上百,還不包括手機,電話粥一打就是一個小時,除了和朋友一起聊天,出游,還會一起讀書,一起喜歡某個名人,分享憂傷快樂。
有一段,喜歡了張國榮,其實從前從不會喜歡某明星,可那段時間,卻瘋狂的聽歌看電影,有些迷戀,于是和朋友一起唱歌,還有聊天,再有就是說說女孩的心事,也許女孩只有單身的時候才會有很多很多的共鳴吧。
人到中年,經過了青春時期的彷徨,憂傷快樂,和朋友一起分享的種種,又經歷過和愛人在一起的苦辣酸甜,這當中確實是有些忽略友情的,雖然我認為依然如此。畢竟生活已經完全不同,經歷不同,友情也漸漸淡了,很多曾經的好友都不太聯系。
只是心里依然有她們的位置,兒時的同窗,年輕時的同事,還有鄰居等。
如果我們心里有位置,是不是可以重新喚回和守住這些友情呢
守住對友情的尊重和珍視,在中年里找回初心,同時在經歷了很多之后,能夠回望當年,同時珍視當下,懂得了愛和失去,懂得了堅守什么。
我們都有了婚姻,愛情,也有了傷痛,幸福,也許更能夠珍惜彼此吧。
如何守呢
守住友情,其實友情是比愛情和親情,更能以旁觀者的心態來指引自己吧??梢院芙陌菀部梢院苓h的祝福,這種距離也是應該最容易的持久的,近則不遜遠則怨。
親情和愛情是濃烈的,友情則是甘甜回味的,其實最好的親情和愛情也應該有伙伴和友情的因素,才能長久吧。
經常聯系,時而見面,溝通彼此的心情和遇見的事,如何解決等,該幫忙該談心,該一起合作等等,都是可以的。
友情是最可以進退自如的吧,不用太近也不用太遠,所以更應該不要過分冷落了朋友,也許真正幫你的人,恰恰是你忽略已久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