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人注意,衛健委查醫院了!

近日,國家衛健委發布《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于印發2019年國家隨機監督抽查計劃的通知》。

通知公布了2019年國家隨機監督抽查計劃,涉及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其中,一些與藥企、藥品相關的檢查,值得所有醫藥人重點關注。

醫院大檢查,來了!

根據通知,2019年醫療機構國家隨機監督抽查計劃包括所有醫療機構。其中醫院(中醫院)的抽查比例為12%,基層醫療機構的抽查比例為5%。

根據國家衛健委最新數據統計,截至2018年11月底,醫院數達3.2萬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95.0萬個。也就是說,按抽查比例,本次將有超過3800家醫院(中醫院),以及4.75萬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將接受大檢查。

這些藥,注意了

既然是大檢查,而醫院又是藥品使用量最多的地方,藥品的檢查當然是逃不掉的。

根據2019年醫療機構國家隨機監督抽查計劃表,我們可以發現,有不少內容是與藥品息息相關的。

在檢查內容中,包括藥品管理情況。其中,麻醉藥品、精神藥品、抗菌藥物是重點檢查的品類。

說起抗菌藥物,近年來,在限抗令的作用下,該藥市場受到了明顯的影響。

抗菌藥物,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抗生素。在國家發改委2015年曾公布的一組數據顯示,我國醫療輸液104億瓶,相當于每人輸液8瓶,遠遠高于國際上2.5-3.3瓶的平均水平。而在我國的門診輸液處方中,80%以上涉及到抗生素,抗生素濫用造成的人體細菌耐藥,藥物不良反應幾率增加等不良后果日趨嚴重。

近年來,我國對抗生素處方藥市場開展了多次專項整治,目前我國在抗菌藥物使用管理、醫療結構調整以及醫院和零售藥店自律方面均上了一個新臺階,客觀上也導致醫院使用抗細菌藥物購入金額的金額和數量呈持續緩慢增長態勢。

在2018年5月10日,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發布《關于持續做好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要求進一步加強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這是繼2017年3月,國家衛計委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遏制細菌耐藥的通知》后,“限抗令”再一次升級。

據悉,為遏制門急診過度靜脈輸液和靜脈使用抗菌藥物,浙醫二院早于2013年1月就全面取消了門診輸液和門診靜脈使用抗菌藥物,在每天門急診就診達12000~15000人次情況下,全院門急診患者平均每天靜脈輸液僅200多例次。

事實上,對于取消門診輸液,我國并未在國家層面作出統一規定。但截至目前,已有廣東、浙江、江蘇、安徽、江西等14個省份明確出臺了限制門診輸液的政策。有些省份雖未出臺限控政策,但普遍已明確加強門診輸液監管,并鼓勵醫院開始試行。

在各項政策的組合拳下,結合在本次隨機醫院大檢查,作為檢查重點的抗菌藥物,再次面臨嚴峻的挑戰。

這些藥企,也要注意了

在2019年醫療機構國家隨機監督抽查計劃的檢查內容中,還有一項值得大家注意,就是處方管理情況。

看到“檢查”、“處方”等字眼,我們很容易聯想到臨床上一個常見的現象——大處方。

早在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公布的《關于完善公立醫院藥品集中采購工作的指導意見》和原國家衛計委公布的《關于落實完善公立醫院藥品集中采購工作指導意見的通知》,就明確要對醫院的大處方進行嚴格控制,將“重點跟蹤監控輔助用藥、醫院超常使用的藥品,切實減少不合理用藥“作為規范醫院藥品使用管理的重要措施。

眾所周知,除了藥品回扣、藥代行賄的問題,如今,過度醫療、醫生大處方的問題也被推到風口浪尖上。早在2017年年初甘肅省衛計委就曾透露,近5年有5000多名醫生因開大處方被處理。

一旦醫生開大處方被處理、被曝光,大家覺得,涉事的藥企能安然無恙嗎?

所以,在本輪大檢查中,各藥代、各藥企也應當未雨綢繆,提前做好防范措施,否則下一個被查的,或許就是你!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