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涅陽三水
這學期,學校開啟了師生一起考試的模式,學生開始考試,老師跟著同時也開始考試。
這消息剛一出臺,老師們一起嘩然,詩詞不會背如何是好?
我笑笑,一句話沒說,也很沒有把這當回事。
畢竟,語文教材雖然不熟,但是里面的背誦內容,每日聆聽孩子們背誦,也是八九不離十的會背下來的。
作文更不是難事,每日里千字文不是瞎寫的嘛!
考就考,有啥大不了的呢?
。。
今兒考試開始,看到語文卷子的一剎那,有些眼生的題目,怎么辦呢?
字詞,句子,閱讀,都沒有啥問題。可是,涉及課外的閱讀內容,這個有問題,如何是好?
其他的題目已經完成,就剩下《曼丁之獅》這個故事的情節填空,故事沒讀,怎么辦?
把題目要求讀了又讀,忽然間笑了,不難。
松克隆來到尼亞尼,緊接著肯定是松迪亞塔出生,主人公不能忘的。
接下來,獅子覺醒了,對于松迪亞塔來說,肯定要開始流浪了,這不容置疑的事情。
隨著流浪的經歷加深,松迪亞塔知道了自己來自哪里,肯定要打回去。
打回去,回到故園,免不了一場惡戰,于是,故事的結局就是科里納之戰,松迪亞塔回到故園。
接下來,是作文,兩個題目,一個是半命題:看,(? ? ? ? )真美;另一個是固定題目:忘不了那份感受。
一向認為,半命題的自主性要大一些,就選擇了第一個題目,要求是從動靜兩方面介紹一處景物或者一種自然現象。
想了兩分鐘,門前的石楠樹,就成了我的描述對象。
看看孩子們,基礎知識也是基本完成,到了寫作文的時候。
他們會選擇什么,不得而知。
估計其他的老師們,會選擇第二個題目,那份感受寫起來應該會更加走心的吧。
理順了思路之后,開始低頭奮筆疾書起來。
。。
看,我們的校園真美
校園里的樹木不多,但種類不少,桂樹,香樟,辛夷,枇杷,石楠,修竹,每一種,看起來不是很美,但是細細品味起來,每一種都是美到極致。
單說位于我門前的石楠吧,從最初的不到一米高,到如今的兩層樓那么高,目睹它數年中的變化,也是感慨萬千。
最初,它很小,直到我的腰部,很細的枝葉,綠中透紅的葉片,擠擠挨挨的,好像失去了媽媽的小雞小鴨,簇擁在一起,有些慌亂,有些無助,有些緊張,葉片背后的葉梗,好像一雙雙眼睛,在打量著這個陌生的世界。
后來,它長高了一些,枝椏伸得長長的,就像初長成的少女,變得活潑開朗起來。一陣風吹來,樹葉兒莎莎有聲,就像教室里的孩子,在搖頭晃腦讀書,抖動著紅綠紅綠的小耳朵,自己發聲的同時,也在聆聽風中那個不一樣的世界里,有怎樣好玩的事兒發生。
最奇妙的,是冬天下雪的時候。
無風的時候,它頂著一身白雪,像一位待嫁的新娘,白雪下內里透紅的臉蛋,看上去極其害羞的模樣。
一旦有個調皮的孩子,不小心撞了上去,嘩啦一聲響過之后,那顫抖著的枝,那顫抖著的葉子,猶如被打擾了清修的妙人兒,撲簌簌落下幾團雪,露出了綠色的葉梗,顫巍巍的,氣急敗壞地,想發脾氣又不能發脾氣的無奈模樣,令人忍不住想笑。
被撞的余力消退,一切恢復了靜止,石楠又回到了它靜若處子的模樣,安靜靜地,一語不發地站立著。
閑來沒事,總站在門口,打量著它。打量它的安靜,打量它的活潑,打量它給校園帶來的那份美。
。。
這樣的習作,能打多少分呢?
答案是個未知數,我自己感覺,平時對孩子要求的總分總結構啥的,我似乎也沒做到。
但是,內里的句子,擬人,排比,夸張,這些修辭手法用得挺好。
不能確定修改試卷的教研組長能如何評判這份習作,隨它去吧。
寫出來,它的命運,就已經不再屬于我個人了。
拿到這里,大家伙也看一看,能不能得到一個優秀的分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