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重聲明:本文系振委會推文,原創(chuàng)首發(fā),文責自負。
入高中正式學習之前,受語文老師影響,我深知自己閱讀的書籍太少,甚至很難接觸到原版書籍。為了學業(yè),為了顯得不那么無知,也是出于對讀書人的羨慕,我曾發(fā)起過與同村的小伙伴們去縣里的新華書店看書。《紅樓夢》《三國演義》《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悲慘世界》《水滸傳》等等都是那段時間閱讀的。
我和我的朋友年紀最大,這場活動的發(fā)起人是我,負責人是我兩,一人負責幾個小朋友。我們上午出發(fā),中午去附近下館子,下午趕最晚的一趟中巴車。我依稀記得那個時候的車費是小朋友一塊錢,大點的是一塊五毛錢,不過具體得看售票員的心情或憐憫之心啦。也在那個時候,媽媽為了我能去看書,給我兌換了很多五毛錢,因而,我存了很多的五毛錢,直到現(xiàn)在我都還有很多五毛錢。
那是一個暑假,是初中畢業(yè)與高中入學之間的暑假。我們每天都去,不管刮風下雨,不管酷暑炎炎,我們都會去,哪怕只是蹭蹭新華書店的空調。有的席地而坐,拿起一本看上去好看的書籍就看起來;有的坐在空空的底層書架上,雖然有時候會被警告,但也不是什么大事。只要不是吵鬧,我們都無所謂,現(xiàn)在想想,我們帶的小朋友沒有一個是因為吵鬧而被罵的,也許是大家都很有素養(yǎng),也許是新華書店有一種讓人安靜下來的魔力。
就這樣讀了一天又一天,我們每天坐在回家的中巴車上,會討論彼此看的書,會給彼此推薦好看的書甚至部分內容,永遠期待第二天的看書內容。
入高中之后,很難有機會去看書了,甚至書店那邊的路被挖了,在搞地下城,我就更難去了。自那以后,我?guī)缀鯖]有看到過新華書店的影子了,直到前幾天,我去了一個商場。
原來城市里的新華書店是在負一樓的,果然寸土寸金,果然隱藏得很好,如果不是這場邂逅,我恐怕到離開這座城市,都不會想起新華書店這個書店名了。
看到“新華書店”這四個大字,我一下子就走不動路了,踩著扶梯直奔書店。
暗沉陰涼的燈光,幾個聚光燈只用在一堆堆書籍上。上一秒吵吵鬧鬧的販賣聲,來來往往的高鐵馳騁聲,在這一秒,都消失了,甚至連人說話的聲音都消失了,我只能聽到內心深處“哇"的聲音。
用手機發(fā)布一條消息后,我將手機靜音,生怕突然的震動聲打破這片安寧,我可不想成為罪魁禍首。我到處觀望,想看看是否有什么活動或者需要注意的地方。這個書店比我記憶里的那個書店要大得多得多,一眼看不透深淺,我只是緩緩地向最深處走去,看到天花板吊下來的木制牌匾,有的寫著“文學類”,有的寫著“兒童讀物類”,有的寫著“法律類”,等等。
我走到最里面的兒童讀物類分區(qū),書桌、書架上擺放的是繪本讀物,是我那個時候沒有見過的東西,至少沒有這么豐富,我翻閱了幾本,試圖找到熟悉的書籍,找到那份久違的心緒。我看到了《紅樓夢》,翻開幾頁,排版很簡潔,有點插畫,字距很寬,字號很大,一個段落就是一頁,還各個字都標有拼音。
嗯,看著挺有用的樣子,但不是我喜歡的類型。我這樣在心里吐槽,我并不喜歡太細散的書籍,因為我懶得翻頁,而且我不太需要對這些簡單的文字還有注音的書籍,不過可能確實適合小朋友吧,畢竟有時候我讀英文書籍的時候,也想找英漢互譯版本。
我繼續(xù)走著,看到一些科技讀物,全都是密封的,“禁止拆封”在惡狠狠地盯著我。好吧,我不看便是。
我離開這個展區(qū),來到法律類,意外地發(fā)現(xiàn)法典可以翻閱。上方的法律條文書目,我看著著實費勁,太考驗我的記憶力。但是眼前的這本書頗有趣味,帶著案例講解,我翻閱了一下,看了家暴類法律,里面的案例看著我頭皮發(fā)麻,有些東西我無法贊成,但我不懂法,無法辯駁。
我又看到了我一直想看的《黃帝內經(jīng)》,巧了,我可以白嫖了,讓我一睹為快。我選擇了養(yǎng)生篇,核心就是春夏秋早睡早起,冬季早睡晚起,其他都是飲食正常、心情良好。而后,我看了一本關于泡茶的書籍,很多泡茶方法我都做錯了,果然,看書能使人糾錯。
時間就這樣慢慢地過去了,我全然忘記我是來這座商場等人的了。當我正看手機的時候,好幾條未讀,當我準備讀消息時,她們已經(jīng)向我走來了。
于是,我與這個好久不見的老朋友——新華書店,又一次地分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