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書:關于夢境和黑暗的故事

紅書:關于夢境與黑暗的故事

2009年,美國經濟蕭條的那一年,定價高達195美金的《紅書》,竟然登上《紐約時報》的暢銷書榜單,并且迅速火遍全世界。《紅書》的熱銷與一般的暢銷書不同,暢銷書一般來說,具備如下特點:通俗易懂,價格親民。然而被譽為“世界十大神秘天書”之一的《紅書》卻反其道行之,它擁有突破天際的腦洞,讀一遍后,往往發現自己根本沒讀懂,而且它的價格相當昂貴。我從萬能的省圖借來此書,當我跟隨榮格的夢境層層深入探索自己的靈魂與自我,竟然還會做一些神秘怪異的夢,不得不承認,這是一本,神奇的、有魔力的書。

這本無論是內容還是價格都突顯貴族氣質的書,在全球各大圖書市場一路飆紅,掀起一股經久不衰的銷售熱潮。就連稱霸漫威宇宙的著名電影明星“法鯊”邁克爾·法斯賓德都在威尼斯電影節上津津樂道自己購買《紅書》的趣聞和閱讀《紅書》的震撼。

“他(榮格)經歷了一次精神崩潰,正好在一戰開始之前,預見會發生什么,然后恢復過來,寫成了《紅書》,這是一部非凡的著作,這本書里有很多非常華麗的插圖,書寫很漂亮,簡直就是書法藝術,所以了解他精神崩潰后的作品,很有意思,他的研究是什么,在那之后的研究又是怎樣一個不同的方向。”

——邁克爾·法斯賓德

《紅書》的作者是榮格,在心理學界,他與大名鼎鼎的弗洛伊德齊名。

但這不是奇跡發生的主要原因。

如果把這本書當做榮格的傳記,《紅書》就更顯超凡脫俗。書中寫滿了榮格的夢境、他內心的黑暗面,榮格認為,這本書是他生命中一切的源泉。他說,正視你的邪惡,這是通往內心神性的唯一道路。他說,對于我是誰,我所知道的和你一樣少。他說,你們要對這殘疾的世界保持耐性,別高估自己的完美。榮學權威索努·山達薩尼甚至認為:“《榮格全集》十九卷不過是在為《紅書》作注解。”紅書,就是榮格畢生創作的核心作品。心理學界把《紅書》看作二十世紀最重要的心理學作品,認為它是一部榮格的紙上圣殿,是心理學的“圣杯”。

有人說,要讀懂“神秘天書”《紅書》,智商和情商已經不夠了,還需具備靈商。靈商,就是對事物本質的靈感、頓悟能力和直覺思維能力,若能撥開作者故意留下的神秘線索,就能夠真正理解榮格的內心世界了吧。

紅書,是在用一個人的靈魂來記錄宇宙的變遷,就像一個人站在海邊,聆聽著奇怪且令人敬畏的音樂,但是他卻無法解釋為什么自己的心會隱隱作痛,或者為什么有一種想哭的沖動堵在嗓子眼,我想《紅書》給人帶來的也是這種感覺,也即是一個人竭力想借助它的神圣感將自己解脫出來,從而達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讀《紅書》,就是要同榮格一起,認識自己,了解自己。

千百年來,個體對自我的追尋一貫如此。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和自己爭斗,將自己解脫,最后讓自己得到安寧。

紅書中,寫滿了我們無助的靈魂。作為心理學的鼻祖之一,榮格是個功成名就的人生贏家。他開創了分析心理學,與弗洛伊德共同開創了現代心理咨詢與治療的范式,共同建立了國際精神分析協會,并擔任主席。然而在《紅書》中,榮格卻是一個無助的人。這不禁讓我想起在很多夢魘之中,我們都是最無助的那個人。

榮格因與導師決裂和被友人孤立而一度出現各種幻覺,精神幾乎要崩潰。

他說,我彷徨了很多年,時間之久,以至于我都忘記了自己還有靈魂。

所以他決心寫下自己的夢境和對這些夢境的觀象與思索。他決心深入靈魂深處,與自我對話,去直面與觀照深埋心底的各種我執,傾聽自我的貪嗔癡慢疑,和它們對話,向內心的超我尋求解脫之道,他堅信,那是唯一能夠治療內心傷痛的方法。

然而這條探索之路上荊棘遍布。

他需要直面內心深處的陰暗面,那些隱匿的情緒,丑陋的無處躲藏的原罪與邪惡,以及自己必須去承擔的那份絕望。

“只要我接近自己的靈魂一步,都會引起我的魔鬼,嚼舌根的小人和搬弄是非之人輕蔑的嘲笑,他們嘲笑我的原因很簡單,因為我在做奇怪的事。”

與自我做斗爭的時間是漫長的,從1914年開始寫《紅書》,榮格寫了整整16年。期間,他深陷絕望與痛苦。然而,他寧可陷入清醒的絕望,也不愿退回舒適的平庸。

他記錄下自己的夢境與思索,書中廣泛涉及了文學、史學、哲學、宗教與典籍,從心理學、神話到煉金術,是榮格的內心寫照,更是知識的大千世界。

我對整本書最詫異的地方,便是那些榮格對應著夢中場景所畫下的一幅幅曼陀羅,他們因使用直覺而瑰麗的色彩與形狀而直抵人內心深處,美得令人愛不釋手,簡直就是瘋狂而令人著迷的藝術品。

榮格停筆《紅書》的時候,也是他決心出來積極面對世界的時候。

面對充滿巨大未知與可能性的無常世界,他覺得自己已經準備好了。

他說,沒有任何事能從無序,無理拯救你們,因為這就是世界的另一面。我們都在自己以外尋找自己太久了,靈魂流浪的太久,就會忘記,靈魂應是獨立存在的生命。只有撇開對外物的追求,才能到達靈魂所在。

生活并不是來自于事物,它來自于我們。所有發生在外的都是已成的。萬事萬物都是不變的,人擁有的創造性深層卻不是恒久不變的。事物本身不具意義,它們只是對我們才有意義。事物的意義是我們創造的。意義自古至今都是人為的,是我們所創造的。

誰要是學會了跟他的無力并存,那人就獲益良多。

唯一的道路就是你自己的道路。

活出自我要成為自己的任務,千萬別說活出自我是欲望。這不會有什么歡樂,而是漫長的痛苦,因為你必須成為你自己的創造者。若你想創造自我,你就別從最好最高處開始,而要從最差最低處開始,所以你要說你反對活出自我。生命之流的交匯不是歡樂,而是痛苦,因為這是權力對抗權力,還有罪責,而這又會摧毀那神圣的。

當你深陷泥淖,茫然無措時,不妨打開屬于自己的“紅書”,像榮格一樣,寫下自己的無助、絕望、虛弱與疲憊,開始一段靈魂探索之旅。這種旅程什么時候開始都不算晚。

重點是你想要開始,并去著手實施。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