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研究成功學嗎,省點力氣去看失敗學吧

現在社會上充斥著各種各樣成功學的書籍,還在年輕人打了雞血一樣希望能從中找到成功的出路。然而我們是否聽說過,有哪一位牛逼的人物是看著這些所謂的成功學書籍獲得成功的,扯犢子去吧。

成功學書籍的創作方法是研究那些成功人士身上存在的特點,總結歸納后就成了“成功法則”。但是,這些總結下來的特點,就一定是這個人成功的真正原因嗎?

舉個例子:當年秦始皇一統天下的時候,聽到一些讀書人聚在一起議論時政,飾古非今,于是下令焚書坑儒,以為這樣就會保持人心安定國家太平。后來起兵造反的劉邦和項羽,一個是地痞混子,一個是武夫壯漢,兩個人都不喜歡讀書。

于是有的后人這樣總結道“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原來不讀書”。認為劉邦項羽起義能成功的原因是因為他們兩個都不讀書,才沒有受到焚書坑儒的影響起兵造反。這邏輯就大錯特錯了,如果因為不讀書就能造反成功,那當時得出現多少英雄豪杰??!

現在的成功學也一樣,在這些成功學中,幾乎都把愛讀書列為成功人士必備的一個因素。因為我們知道,比爾蓋茨、巴菲特、索羅斯、喬布斯、俞敏洪、羅振宇、王石、馮唐,這些成功人士都是視書如命的,于是就被認為,要想成功就要熱愛讀書。

這樣由歸納法得來的原因正確嗎?君不見,也有很多有社會影響力的人也是不喜歡讀書,當然也有更多的很愛讀書的人卻只能艱難地維持著基本的生活。

這就是成功學的錯誤所在,用歸納法得出來的結論并不一定能用推演法推導出相應的結果。用數學思維分析,就是這些成功人士身上具備的特點,也許是他們成功的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

其實,這些外人總結下來的成功經驗,都不一定是成功人士成功的必要條件,甚至還有可能是阻礙他們獲得更大成功的原因。

比如,新公司剛剛成立的時候,老板非常有主見,做自己覺得有把握的事情就會果斷出手,力排眾議也要把這件事情做成。在這家公司取得成功后,人們就會總結這為老板成功的原因就是做事有主見,敢擔當。

但是,隨著公司越做越大,這家公司最終由于老板的獨斷專行導致經營不善而倒閉。我們照著成功學書籍學習那位老板的處事風格,是在害我們還是在幫我們?

做過數學題的肯定都會知道,要證明一個觀點的成立需要有很多的成立條件,但是要證明一個觀點不正確,只需要一個否定條件就行。

關于上述那家公司早期的成功,誰也不知道到底是這位老板的處事風格在起作用,還是因為他們占有好的資源,或者僅僅就是因為運氣好,但是我們可以知道,這家公司失敗的原因,一定有一條原因是老板的獨斷專行。

由此可見,我們也許學習了成功學的99條成功的必備條件,但是卻因為一條失敗的條件導致滿盤皆輸。

查理芒格曾經說過,“如果我知道未來會死在哪里,那么我一輩子都不去那個地方”。與其看一些成功學的心靈雞湯,不如研究別人失敗的經驗教訓,以此作為我們前進路上的警示牌,避開這些死亡陷阱,是讓我們走得更遠的最好辦法。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