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我一直不明白“手無縛雞之力”說得是誰,直到那天……
2017年2月17日,情人節過去后的第3天,我在沒有得到任何訊息的情況下被一只雞攆出了100米,在一路狂奔的路上,我想的最多的是:我要保護好我的孩子和我的狗。
至于嗎?不就是一只雞嗎?
確切的說,這是只公雞。
萬里無云,陽光晴好的早晨10點,我又像往常一樣給娃穿戴整齊,自己拾掇利索后帶著狗浩浩蕩蕩地出門了。最近孩子到了認物的階段,看到什么都很好奇,最常說的詞是“看看”、“摸摸”。
小區有片不大不小的綠地區,有一棵高大的松樹和若干棵竹子以及其它樹種,喜鵲嘰嘰喳喳在林子里,麻雀、鴿子也時不常喳喳嘰,我領著孩子會常常拍拍樹干,摸摸樹枝,教她認哪只是喜鵲,哪只是麻雀,風會吹著樹葉動之類的東西。不知道的還以為我在自言自語,遠觀近望像個女神(經)一樣。
不知何時起,有人在綠地區開始養雞。用網圈了一小塊地方,雞們會在固定的時間出來放風,固定的時間回籠。
可能那只公雞聽到了我在講喜鵲和麻雀的區別,突然之間,從網中竄了出來,說時遲那時快,拍打著翅膀落在先是離我30米外的地方,開始伸長脖子,“咯咯格格”,高音足有100分貝,全身白色的羽毛抖動了一下,肛門處使勁的用力。我第一反應:它在大便嗎?
因為我們家狗在大便時,都會弓起身子,四肢靠攏,肛門處收緊,在地心引力的作用下完成自己的排便任務。
孩子聽到公雞的叫聲,跟我說“雞”。于是我倆就愣在那里進行現場科普學習。
誰知,這只公雞并沒有排出糞便,反而昂起頭開始朝我們的方向跑來,并且伸長脖子使勁地跳躍。
我一個激靈,“丁丁,丁丁(我們家狗的名字),快跑。”說實話,那時,狗其實離雞比較遠,它正在東嗅嗅西聞聞,我和孩子則離雞較近。我抱起孩子趕緊跑到了綠地區中間的花壇邊上,那只雞似乎沒有要作罷的意思,依然搖擺著身子沖我奔來,我又氣又急。
不是因為我抱著孩子,我絕對要迅速蹲下身來找個樹枝和這只雞比試比試,欺負我一介女流?!不可能!
但想這些也是白想,孩子總不能被我扔出去,我現在不僅是赤手空拳,是根本騰不出手來,只剩下兩條腿,三十六計跑為上計。
顯然,四條腿的狗跑勢喜人,早已遙遙領先,我一個呼聲后超過了我們。但它顯然不知道發生了什么,沒有朝著那只公雞狂吠,而是搖著尾巴一副原來我和它比賽跑步的樣子:來啊,來追我啊。
那只討厭的公雞呢,耀武揚威著,邊打著鳴邊拍著翅膀,把我趕到了綠地區外的水泥路上。在我氣喘吁吁的時候,它調轉身朝網中的母雞群走去。
我驚魂未定,孩子看著我,一臉疑惑地說“雞?”
“哦”,我吐了口長氣,“寶貝,雞雖然屬于鳥類,但是和麻雀、喜鵲等鳥類不同。我們常說雞是家禽,因為很久很久就被人類馴化了。好在,馴化后的雞不會飛,不然就追上媽媽了……”
end
(后記:在我寫完文章后,順手查了一下,有點明白了那只公雞為什么追我。那天,我穿著紅色的衣服。據說:雞對紅色很敏感,猶如公牛對抖動的紅布一樣敏感。好了,這件事告訴我,作為一個家庭婦女,又不上即將到來的兩會,沒事別老穿紅色的衣服了……素面朝天,改天換身綠色的衣服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