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談文事

農夫出差,我每晚都是聽著李娟的文字入睡。

李娟堪稱當代獨樹一幟的散文家,這個和我同

齡的,比我還小幾個月的女子,這些年憑借散

文拿獎拿到手軟。很多文壇前輩對李娟的文字

能力都表現出深深的仰望,他們被李娟獨具魅

力的文字折服,卻又無以清晰明確地表達李娟

的文字到底哪里好,到底怎樣好,反正就是

好,所以就把一個又一個的獎項頒發給李娟的

一篇又一篇的散文。

李娟總是能用非常獨特的視角,用看似平鋪直

敘,卻又極具感染力的文字,將自己的所見所

聞進行誠實地描述,簡簡單單,又充滿魔力一

樣地勾勒出我國北疆的自然風物,風土人情,

她的文字如同一個個畫卷,讓人讀過便對那里

的生活心馳神往。這是李娟獨有的能力。她說

她其實也是不斷學習,學來這樣的寫作能力。

她說,這種文風,是直到寫《冬牧場》才運用

得輕松自然,得心應手的。然而,很多作家都

自嘆弗如,他們都說這種寫作能力不是靠學習

學得來的。他們都承認李娟具有異稟的寫作天

賦,李娟也承認,天賦是有一些的。否則,自

古以來,生活在北疆,去過北疆的人多如牛

毛,為什么直到今天才有一個散文家李娟橫空

出世呢?!

李娟對世間萬物,有著獨特的領悟。董宇輝

說:"你果然是自帶靈性的。"

有人說,李娟的《我的阿勒泰》和美國作家亨

利.戴維.梭羅的《瓦爾登湖》,還有遲子建

《額爾古納河右岸》,都是展現人與自然神秘

而又和諧寧靜的關系。這些作品里純樸的文

字,歸園田式的生活,就像涓涓細流,輕輕地

流淌過在城市熬干涸龜裂的心靈。所以,與城

市糾纏過的人讀了這些作品,都會被征服。

如今的城里人,基本都生活在軌道上,三點一

線,甚至兩點一線,目不斜視,對自然熟視無

睹。但是,李娟筆下的北疆游牧民族,他們生

活在曠野,他們可以漫無目的地奔馳在廣袤的

大地上,可以四處張望,可以駐足凝視,自由

自在。城里人,雖然前所未有的密集,擠在一

起,同住一棟樓,同住一個單元,卻不如散落

在曠野大地的北疆游牧民族聯系得密切……偏

偏李娟用獨特的敘事風格,把北疆的生活寫得

那么美,那么誘人,誰讀了能不淪陷?

說到這里,我不由地想起了余秋雨。余秋雨的

《文化苦旅》當年也在文壇引起很大的震動。

那時候,人們都很浮躁,文壇也處處可見聲色

犬馬之風,什么"豐乳肥臀"這種嘩眾取寵的書

名﹣﹣我相信換一個時代成書,諾貝爾文學獎

作家莫言應該不會用這四個字作為作品的名稱

吧,什么動不動就"此處略去800字"的《廢都》

都是那個時代的產物,而余秋雨像一股清流,

把讀者的視線引到單純的人文關懷上來,扭轉

了那時的迷亂,填補了那時的空虛。

李娟的非虛構作品,展示的正是當代都市人稀

缺且亟需填補的樸實、開闊與寧靜的精神吧。

李娟的文字就是當代的一股清流,因為純凈,

所以倍受歡迎。

哈哈,有點像寫中文系作業。我隨便嘮嘮,你

隨便看看。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