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Ⅰ
“我和她說了,過一會兒,她又忘了,又來問我。后來,我干脆不再和她說了,反正她也記不住。”
“晚上煮了飯,她死活不吃。半夜起來,喊餓,害得我又要起床到廚房去給她熬粥。”
“她還說我有東西不分給她吃,我……”
一進家門,就看到奶奶和爺爺緊挨著坐在沙發上,奶奶正向爺爺抱怨她那個有些癡呆的老阿姨的事兒。夾在爺爺手指里的一根快燃完的香煙,不斷向上冒著遇到些許風就左右飄搖的乳白色輕煙。
爺爺一邊傾聽奶奶像個孩子一樣的訴說,一邊安慰她,叫她不要和那個上了歲數的老阿姨計較。
奶奶的老阿姨,因為衰老,從原來還能下樓散步,漸漸變成了只能成天坐在床邊上,生活不能自理。奶奶應親戚的托付,到了一個離家三十多分鐘車程的地方,去照顧她。每個月奶奶會回家一兩次,一般是今天下午看到奶奶回來了,隔天早晨我吃早飯時,她就已經啟程在路上了。
每次回家,奶奶除了帶走一些衣服以外,爺爺還會塞上幾包他好幾天前就留著要給奶奶的小零食,怕奶奶不放心,還對她說:“我也不吃,放著也沒什么用,你就帶過去吃吧。”
好久沒見到奶奶了。她只要一回來,我們一家子人,包括叔叔嬸嬸,就會聚在一起,好好吃上一頓飯。記得上次姑姑拿了兩條不錯的魚過來,但自那以后,那魚就沒人動過,因為大家都知道那是爺爺要等奶奶回來時一起吃的。只要打開冰箱,爺爺總會對著大家再念叨幾遍。
現如今,爺爺是一個人睡覺了,晚上也沒有人會和他搶客廳的電視看了,他抽煙時也不會有人在一旁責怪他了……
奶奶偶爾會往家里打電話,聽到電話鈴響了,爺爺會馬上停下手中的活,晃著身子微低著頭,快步走去接電話。和奶奶通話時,他的聲音會特別的大,手因把聽筒攥得太緊而有些發白。他嘴上說著“我們來再說”,實際上心里是很想再多聊幾句,卻又有好多話想等著她回來面對面地說,更是希望她聽到這話以后能快點回來把還沒說的話說完……只不過,他也知道奶奶能回家的次數不會因為自己的掛念而增多幾次。
掛斷電話,爺爺緩緩走到沙發前坐下,“嗒”,用打火機打起了火,點了一根煙放到嘴邊抽了兩口。吐出來的煙熏得他只得半睜著眼睛,除了隔一會兒就伸起手抽口煙外,他幾乎是呆呆地坐著,像是在思索什么,又像是在回憶什么。
Ⅱ
一個月里總有那么幾天,爺爺會和家里的人坐車到那兒去看奶奶,順道也看望一下那個老阿姨。
奶奶和老阿姨睡在同一個房間里。老阿姨有些癡呆,她弓著背,蜷縮地坐在床邊,見我們來了,她便把目光從地上移到我們臉上。在我和她對視的一剎那,我看到了一張滿是皺紋的、干枯的臉,在深陷的眼窩里卻有一雙澈亮的眼睛。不知道為什么,我總發現老年人的眼珠子像是覆了一層水,有種靈亮的感覺。
她沒有什么表情,看人時眼珠子稍微往上翻,癟癟的嘴巴微含著,兩只手抱在一起放在小腹的地方。她時而低下頭,把手伸進外套里抓撓幾下,時而翻起眼珠子注視著我。
在她的眼睛里,我似乎看到了一些東西。那是渴望,最原始的渴望,是生的渴望;又有失落,是人老后,自然散發出的那種失落;還有哀傷,孤獨的哀傷,話語變少,不知道該怎么和別人交流了,面對周圍的一切,顯得呆滯、遲鈍。
我仿佛窺視到了她內心的一角,所有的情感一股腦兒涌了上來,這種感受復雜到讓人無法描述,只得由著自己的內心被一下一下地撼動著。我第一次感受到人的生命是如此的脆弱不堪。
后來她又張開嘴嘀咕了幾句話,我沒聽清,不過從奶奶給她的回答來看,她是想叫奶奶去煮點東西給我吃。“他吃完飯才過來的”,奶奶這樣回答她。那時,我突然有種錯覺,她似乎是把我錯當成了她的孩子。
Ⅲ
前不久聽奶奶說老阿姨不怎么吃得下飯了,吃了幾口又吐了出來。家里人都明白,這老阿姨可能挺不到年底了。
老阿姨的孫子阿邱今年剛去美國留學。臨行時,阿邱的母親也就是老阿姨的女兒,叫阿邱給老阿姨洗臉洗腳。阿邱的母親知道自己兒子去美國后,老阿姨指不定哪天就去世了,從美國再趕回來根本來不及。于是,她便讓阿邱去給老阿姨洗臉洗腳,盡一下孝道。
老阿姨只讓阿邱給她洗臉,不讓阿邱給她洗腳,這其中的原因誰也不知道。或許她只是因為阿邱是自己的孫子,不想給他添太多麻煩事兒吧,或許也只是因為她不好意思。
老阿姨的老伴已經去世了,留下了她一個人。我爺爺八十多歲了,而奶奶卻還不到七十,恐怕奶奶以后也得自己一個人走完余生。
Ⅳ
那次來臺風,隔天馬路上積了很多水,挺深的。因為是臨近中秋了,奶奶要回來,我擔心她騎電動車路上會滑倒有危險,便打了個電話問她看要不要叫人開車去載她。意想不到的是,我這一問把奶奶給感動了,回來后,她逢人就說。還記得她感慨地和爺爺說過一句話——“這么多年了,我總算是沒白疼他”。
那些老一輩的親人們總是想著去世了以后能多留點東西給兒孫。他們只顧著關心我們了,卻把自己給忘了。就這么一次的關心,竟能讓他們如此感動,可想而知平時我們是有多忽視了他們啊,忽視了他們年老后的那顆脆弱的心。
“你要好好讀書,將來掙了錢給奶奶花點。”
我一定會的,只是不知道那個時候還能不能再見到你,更擔心的是你還健在卻不認得你的孫子了,沒有了福氣去頤養天年。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這怕是最讓人難受的事了吧。
PS:喜歡的話,記得點個贊(⊙o⊙)哦,希望我的文章能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