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方舟《東京一年》不算誠意之作

蔣方舟出新書,我說,看完我要罵一罵。當然,我只敢作為一個讀者罵,作為一個文字愛好者,我沒膽罵——天知道一篇好文需要多妙的“天時地利人和”,一本好書又要耗費多少才氣。

分點評價:

1.此書不算誠意之作:好作家應該對讀者負責。付梓出版之前應該好好掂量一下書的分量,是否值得讀者掏錢買。誠然,書有很多種,譬如經典之作、填坑之作、浪費紙張之作、無聊消遣之作、人生必讀之作……蔣小姐要寫的是哪種呢?

蔣方舟曾坦承,她是一個生活順遂的孩子,沒有經歷過挫折。這是絕大多數80后、90后中國作家的現狀。60后、70后中國作家有自己獨特的時代記憶,他們的作品也不免帶著獨特的時代烙印。相比之下,80后、90后作家則相對順遂了。順遂使得這兩代中國作家偏于小資、流于形式而缺于深度了。

有些書,乍一看用詞造句都很好,文筆很美,仿佛講了些什么,但看過了想不起到底講了什么,過幾天,或許連這本書也一同忘記了。這可能是年輕一代作家最可能的境遇。

《東京一年》有部分精彩言論,但當中一些文章缺少點睛之筆,完全淪為一個女作家瑣碎的起居日常式“我我我文學”,既然是書,要拿出來賣,就應該字斟句酌。

蔣小姐這本書給人的第一感受是小資,不過這小資略顯“滿篇漂亮言辭,略乏深度之意”。

2.蔣小姐的沒閱歷暴露得很明顯:臺灣作家林文月曾寫《京都一年》,林文月的文都是瑣瑣碎碎的日常,但可能由于她年歲比蔣長一些,所以即使是日常起居也比蔣的《東京一年》更有味道。

一個閱盡滄桑的大叔喝咖啡跟一個不諳世事的公子哥喝咖啡給人的觀感一定是不同的,風韻這種東西和歲月、閱歷息息相關。

蔣小姐在書中提及了很多她看過的書,她見過的人,她有自己的觀點,只是,還是讓人失望了。太泛,不夠,不夠。

3.蔣小姐的個人風格不夠明顯:蔣在書中多次提及張愛玲,她在書中提及日本色情文化、生殖崇拜等話題時似乎,寫作風格似乎有朝張愛玲靠的跡象,但味道和力度都不夠。張的語言、用喻很毒辣,這跟張的身世、個性分不開,張是尖刻的,也落寞一些,蔣小姐顯然不是這樣,或說,不夠。

再有一點,張愛玲比蔣小姐更放得開,更“騷氣”(褒義,哈哈,文人騷客之騷)。這或許跟兩人所處時代差別太大有關。

在書中,蔣小姐提及男性和大眾對她某些舉動的看法,看得出來,蔣小姐還是略在意的。不幸,中國女人都在文化框定下成長,很難跳脫。少年成名束縛了蔣?去他的流言,無聊之輩的菲菲流言何曾關照過流言中的主角?

蔣小姐到底想成為什么樣的作家呢?

4.補充:我是很怕批評別人的,一來太直容易得罪人,二來,我自己也是半壺水,批評別人自己臉紅。可是,在滿世界商業運作的世界里,兢兢業業寫作的好作家是極少的。在讀者之位,我相當挑剔,有些書送我我也不看——寫書的可不一定都是作家。蔣小姐說自己曾對一個認真批評她的人心生好感,這舉動倒是很贊。

我看過的書只有蔣小姐的N分之一,她又是名氣在外的青年作家,所以,我只敢,僅僅只敢作為一個愛書的讀者談談自己的直觀感受。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情人節這天在久遠的歲月中曾有人欲送花給我,他買了束花送到我家門口,被我無情的拒絕。自此這天就似乎與我無關啦。 當天...
    JC賈閱讀 195評論 1 1
  • 因為平淡,所以幸福。
    九一91閱讀 95評論 0 1
  • 貝殼說當饑餓的捕魚者把我的內臟掏空的時候我的世界里只剩下痛苦這一件事兒了 后來我發現風吹過的時候我會發出美妙的聲音...
    c5de959d631b閱讀 238評論 0 3
  • 我有一個美麗的名字——“愛麗絲姐姐”,這個令人羨慕又嫉妒的名字是“貝多芬弟弟”給我取的。 那是...
    云做的水閱讀 304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