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蝌蚪找媽媽》這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故事,小蝌蚪們經過了千辛萬苦,得到了很多幫助。經過一次次肯定與否定,最后找到了媽媽,同時小蝌蚪們也成長為了小青蛙。
? ? ?? 近些年網上還流行出一組漫畫,小蝌蚪找到媽媽后,媽媽的第一句話是:“你作業做完了嗎?”小蝌蚪們:“走,這不是我們的媽媽?”在捧腹大笑的同時,我也在想小蝌蚪真的是在找媽媽嗎?
? ? ?? 小蝌蚪真的是在找媽媽嗎?我細細的思量,小蝌蚪找的是自己,尋找歸屬感,追尋自己的夢想與目標。鴨媽媽喚醒了小蝌蚪,大魚、大烏龜、大白鵝就是小蝌蚪們在尋找自我的過程中,不同階段的貴人。一路尋找,一路驚喜,不斷否定,不斷調整,不斷豐富自己的認知,經過不懈努力和永不放棄的精神,最后找到了自己的歸屬,成為了小青蛙。
? ? ?? 引起了我三點思考:
? ? ?? 首先、小蝌蚪不知道自己最終是什么樣子的,就像每一個人小時候都不知道自己長大后會是什么社會角色,目標、理想是什么,甚至終其一生都在追尋中。是青蛙王子還是癩蛤蟆,誰知道呢?
? ? ? ? 第二、在尋找自我的整個過程中,是一個不斷發現自我,不斷超越自我的過程。兩條后腿,兩條前腿,褪去小尾巴,最后穿上綠衣裳,在一次次的蛻變,成長中需要付出耐心、恒心和愛心。
? ? ? ? 第三、如果我是一只鳥,就別教我游泳,如果我是一只青蛙,就別教我飛翔。教育就是發現、喚醒、發展,挖掘,等待的過程。
2019年3月6日新續集
3月4日周一下午有一節《新思維》的課,這節課上的就是小蝌蚪找媽媽,其中有一個環節,讓孩子們想出更好的辦法幫助小蝌蚪更快的找到媽媽。其中有一個學生說:“找老師問問就好了”。話音未落,另一個學生馬上說道:“媽媽沒找到,誰給你交學費啊,學費都沒交,怎么會有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