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用這一招,就能幫助孩子倒空情緒垃圾

2020.3.30開放式回應.gif

01

這段時間大家都禁足在家,很多工作老板都是遠程指揮,而且是隨時隨地在線被老板指揮。前天因為工作交接出點小插曲,老板再沒有搞清楚情況下,打電話劈頭蓋臉的把我批評一頓,我心里那個窩火啊!
本想給老公傾訴下尋找安慰,剛剛把事情情況說完,他就是開說教,早就和你說了,你做事要細心點,多思考下,看看吧被老板罵了吧!向老公吐槽不成,反而遭一番打擊,一下子我從傾訴變成咆哮,大家大干一場。

但是如果豬隊友說:老婆,老板罵你了,是不是讓你很委屈,工作上因他人的原因還被罵。.......

我們肯定不會吵架,我心理的委屈,不滿,傷心,一股腦的沒有了,還會覺老公真是理解和特貼我。

再舉一個例子 父母和孩子的例子
孩子很氣憤說:“媽媽,我再也不和小丁完玩了。”
父母關心問到:“為什么呢?”
孩子有點激動:“因為今天到他們家玩,我想互相交換下閃卡,可是他不愿意不說,還把閃卡藏了起來,他真是小氣了,我再也不想和玩了。”
父母深吸一口氣:“哦!算了,小丁不給媽媽再給你買,不要生氣了,這是個小事。”
孩子有點著急:“媽媽,那張閃卡買不到,是絕版的,但是我很喜歡,我就想要那張。”

想想如果你們是父母,你們會怎么接著回答呢?
1、父母有點不耐煩:“你看你把心思就放在玩上面,為了一張閃卡就這樣不開心,如果把心思放在學習上面,還只能考80分嗎?你啊!!!!”
2、父母緩緩說道:感覺你點沮喪,還有點傷心,看樣子你是真的很喜歡這張卡,能和我說說那張是什么樣的卡。

例子1、2的
第一種反應是封閉式反應
第二種反應是開放式反應


2020.3.30回應3.jpg

02

封閉式回應基本上都是否定孩子表達的愿望,不愿意接受孩子有不同的想法。當孩子開始表達負向情緒時,父母因為自己成長經歷,以及不了解溝通技巧,向孩子傳遞出信息是否定他的感覺,不想讓他表達自己的想法,久而久之,孩子也就學會了壓抑這些負面情緒,不再跟我們說他生活中的不如意。

而開放式回應讓孩子覺得父母特別尊重我,覺得我是一個獨立的人,我有能力解決問題,父母雖然不同意我的想法,但是他們允許我表達自己的感覺和想法,而且他們幫助我厘清我到底是怎樣想的,我這樣說或做,我背后的感覺是什么,我的期望是什么。當父母幫助孩子厘清了情緒以后,孩子會更專注地面對問題和解決問題。

我們看看下面的例子:
孩子說:“這道題我不會,我真的做不下去了。”

封閉式回應“你怎么能這么說呢,這道題你以前做過的,你再仔細看看就會了。”或者說:“你不能這么說,你是學生,你怎么能不做呢?”這些回答都是在講道理。

而開放式回應關注的是孩子的感覺,用語言把他的感覺描述出來,如:“你是不是覺得這道題特別難呢?你覺得這道題以前都沒有見過?”“你覺得這道題需要想很長時間才能做出來,特別難,不想做下去了,是嗎?

開放式回應就是肯定孩子的感覺,而封閉式回應否定孩子的感覺。這是兩者的主要區別。

也許有父母會有疑惑,覺得這樣回應能解決問題嗎?實際上父母不了解個規律,如果一個人能夠用語言把自己的情緒情感很清晰地表達出來,并且對方完全地接納他這種感黨,不否定他的感黨,那么他的大腦神經就會鎮靜下來,而他的心靈也會凈化,他會更專注地面對河題。
當父母了解這個心理學的規律以后,只要專心地聽孩子說話就能幫助孩子把情緒垃圾倒出來。當孩子把這些垃圾倒出來的時候,如果父母能無條件地接納過來,孩子的情緒就鎮靜了,心靈浄化了,輕裝上陣,面對問題和解決問題。
如果父母總是給孩子講道理,無形中否定了孩子的感覺,不讓孩子說出心里話,他的情緒垃圾就被壓抑下去,輕則影響學習效率、上課紀律、注意力等,重則任何小事都會成為導火索,稍不如意,就會爆發出來,和老師頂嘴、和同學打架、破壞公物等久而久之就會成為社會上的那些垃圾人。


2020.3.30開放式回應1.jpg

03

我們機構有一個孩子
小男生10歲,模仿力,觀察力,記憶力都很好。第一次到我們機構來上課,孩子和媽媽進門就開始鬧別扭。
“我就是不想上書法課,我就是不想上。”
“你不上,看看你的字被老師點名要練字,還不練,卷面又扣分,你看看這次語文考試成績,我真是不想說你。”
“怎么了,我考了85分,一題全班就我一個人做對了。”
“你好意思說,你上次考了90分,這次才85分,你看你天天就是玩,也不學習。”.......
母親對孩子說的話都是封閉式反應,說教、翻老賬。
時間久了,我發現他們母子、父子對話都是這種方式。這個孩子個性也非常犟,在語言上和父母沖突很多,常常挨打,越犟越挨打,越挨打就越犟,時間久,他感覺的父母非常不愛他,在學校表現越來越差,成績也每況愈下。每次談起這個孩子,他媽媽也是滿腹牢騷,總覺得孩子不聽話,但是也不知道怎么解決。

孩子和父母的很多問題就是因為家長長期不讓孩子說出不好的事情,不讓孩子說出與自己觀點不同的事情,這些負面情緒就積攢在他的心里。

這些負面情緒孩子不知道怎么疏導,如果父母、老師再催促、警告、嘮叨等等,甚至被父母責罰,加上還有很多課后班、作業的壓力,孩子就會抱怨、磨蹭、懶散等,繼而父母更加嚴厲的壓抑,如長篇大論講道理、微笑等,致使孩子的壓力無法釋放,他就是想一個炸藥包,隨時都會點爆燃燒。

所以,家長更不明白為什么,孩子會為了一點點小事,大動肝火,實際就是孩子長久以來負面情緒壓抑太久,滿則溢出來。

2020.3.30開放式回應4.jpg

結束

要避免這種問題,就是少用,不用封閉式回應,多用開放式回應,用積極傾聽的技巧隨時幫助孩子把情緒垃圾倒空,以保障孩子心靈得到凈化,確保孩子的心靈純潔。這樣的孩子天天高高興興去上學,晚上快快樂樂寫作業,將來就是幸福的普通人。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今天是2017年二月十六日 天氣晴l 離高考110天 心情一半是陽光 一半是海水 ——小記于火車上 早上準備好。...
    逗霸君閱讀 645評論 2 6
  • (1) 早上家人在看電視劇,我也跟著一起看。電視劇的名字叫《絕代雙驕》,看著看著,發現應該是以前看過的電視劇《小魚...
    木頭當當當閱讀 120評論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