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就是前期的積累,而快就是最后的爆發。日常中我們常常關注到的是最終爆發,而往往忽略了前面大量的積累。因為在這個瞬息萬變的社會里,似乎人人都有不安全感,都害怕落后了,因此就希望快速成長、快速成功。而這其中的秘密就是積累(慢),今天就來談談有關積累的一些看法,主要有三個方面:
1 有關積累,身邊的一個故事
他,是我一個7 年的同事,剛入職在公司的一個地市辦事處,做技術支持的工作。第一次到他在的地市出差,還沒有見到他時,和辦事處的其他同事聊天得知他工作的同時還在準備備考公務員。見到他后,衣著講究,很精神,在2010年時,正值公司的一個大項目在全省全面落地,二級辦的工作很長一段時間是非常飽滿的,然在這個期間仍利用工作外時間不放棄提升、學習。
3年后他已經從辦事處的主管到另外一個全新的市場去做辦事處經理了,每次見到他總能給我講述一些他所在地市的市場推廣、團隊建設方面的一些新想法、實踐,交換彼此的看法。有次到他那里出差,給我看了他電腦上有一個專門的文件夾,他說這個是他壓箱底兒的東西(干貨),我一看凈是關于市場營銷、與人溝通技巧等方面的內容。
5年后, 他負責一個區域,我們合作做一項新產品推廣工作,去他那里會更多一些。溝通的更多是如何策劃一些市場活動,每次去活動之前都會在一起做一些預演。在他的臥室里看到了很多是書籍及健身器材,空閑時間都在充電、鍛煉、積累,每次我們的工作述職總能看到他一些來自實踐的提煉。
7年后,他現在已經是公司一個省份的總經理助理了。這個積累的過程,用了7年,不斷的在學習、思考、總結、表達。
2 積累的方向在哪里
關于積累重要性似乎大家都知道,但是我們真的知道嗎?或我們知道了,我們知道積累的方向嗎?關于這個問題,我想用一個“緊急重要”模型類表達,這個模型是老生常談,但是又不能不談。這里直接借用年初從鵬程院長及新詠同學分享課那里學習到的圖表:
這個圖表大家應該不陌生,工作這么多年一定會或多或少接觸過培訓,要把工作、生活中的事情劃分成四類分類去做,然可能你并不知道下面這里兩個表:
留意下,你的身邊也一定存著很多牛人,他們有看事情有遠見、總能看到實物的本質、做事情計劃性強。你的計劃僅僅是計劃,而他總能實現自己的目標。不管其它象限的事情做或沒做,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在持續做第二象限的事情,這就是我們要積累的方向。
3 我們應該如何去積累
(1)目標
清晰的目標,我們的目標可以隨著時間的推移來調整,但不能不確定或沒有。比如說今年要完成那些事情,分解到每個月,然后先做記錄,記錄自己每天的時間花費。先把自己的精力記錄下來,然后看我們是不是真的在自己的目標方向上精進。關于這個我也是剛剛開始嘗試,之前也不能說沒有目標,但是關于第二象限的目標總部不夠具體明確,做分解的也甚少。
(2)堅持
可以問下自己,有多久我們沒有堅持做一件事情了。我曾經給我的團隊講過,新的一年給自己個小的目標,堅持做一件事情,這個事情也不一定必須是工作相關的,只要是生活任何一件有意義就行。堅持一年看一看再回過頭來看看,其實通過堅持做一件事,并不一定非的要把這件事做成什么樣子,但是伴隨著這個過程可能是你一種習慣的養成。而一旦習慣的養成會對你做其他事情都會產生積極的影響。
而我現在也正在練習這種能力,比如說記錄自己,至于說為什么要練習這種能力可以看我上次談的《我為什么要開始嘗試寫作》,至于能不能堅持下來,就由時間來檢驗吧。
(3)及時復盤
我們在落實自己的計劃時,其實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情況,造成不能按照計劃進行。這個時候呢,其實也不必過分自責,因為我們都是一個社會中的人、工作中的人、家庭中的人,不可避免的會遇到加班、朋友聚會、陪伴家人等活動造成計劃的偏差。而這時我們就要及時復盤,發現問題并調整,只要我們一個月的自有時間中大部分還是有花費在目標事項上面,那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