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30更新~
簡書上的小透明居然獲得了1300+的閱讀量簡直嚇傻了。第一是希望與更多朋友進行相關討論,第二當然是一起行動啦。現在更新的速度大概是2天一篇,及時寫才能把當下的真實感受記錄清楚。謝謝大家的關注!
下面是原文。
施肥施到絕望的人,不知道向陽村見過幾次。
懶得點開的,視頻里我說的是:
因為這個路,斗車過不來,
所以我是一桶一桶提過來的。
然后我要施五桶肥,
然后現在施了三桶。
太陽超級的大,
因為這個有機肥真的太重了,
然后我這邊還要繼續給這片田除草。
(哭)
我覺得有機米如果要這么辛苦才能種出來,
我覺得我可以不要去買了。
我覺得如果沒有辦法把配套的交通運輸、工具這些東西,
設計好,建設好的話,
這個可能是一個不可持續的方式,
(哭)
因為真的太辛苦了,
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哦。
實際上可以花15分鐘撒的復合肥+10分鐘搞定的除草劑,因為要用到有機肥和手工除草,我從早上6點干到11點,然后再和帥帥從4:30干到7點。
裝肥料的斗車走到路邊我想推進小路,但是路不平又不夠寬,差點翻進溝里,只好一桶一桶提進去。開始還在想健身房舉鐵也是有類似動作嘛,而且去海島旅游也是為了曬太陽,坐在辦公室批材料多燒腦。。。到第三桶的時候我在想為什么我要做這件事情?我做完了又對世界貢獻了什么?為什么要用最原始的方法和最爛的工具和最慢的速度完成最不用人類來做的事情,然而對社會的貢獻無限接近零。
至今手腕和手指都沒有力氣。
晚上洗碗的時候拿不住碗,摔碎了一個。
但是,不要可憐我,這一切都不是關于我的。它關于全國的小農和你餐桌上的食物的未來。
那些用“堅守“、”勤勞“描述農民的媒體,有沒有想過堅守是因為沒有機會可以離開?勤勞是因為在這里除了勤勞別無選擇?
那些把化肥、除草劑描述成陰謀的環保組織,有沒有考慮過這些產品背后回應了農民希望減少體力勞動的需求,這些需求是否可以隨意忽略【1】?
那些制定有機標準的組織,有沒有意識到你們花了更多時間告訴農民不要用什么,而不是可以用什么替代方案。
那些貌似關注食品安全的消費者們,你們希望為你們生產食物的人都是生態學家,然而愿意支付的成本只能適合沒有任何技術的小工【2】。
還有那些說有機種植不能用塑料、用電、用汽油的人。。。請把你的手機送回廠里(請走路去,比較環保)。
所有的這些壓力指向一種方向:最好的種植方式是70年代前的那種,然后歌唱這些堅守的農民有多么勤勞。
對不起,this is 2016. ?AI都能下圍棋了。
如果大家想要更加”自然的方式“生產的食物,不用你來告訴農民如何自己堆肥、手工除草、不用農藥好么,70年代前他們都是那么做的,他們都記得。我們真正要為他們解決更加類似下面這些:
堆肥需要很多人力、很重、可能很臭,我們可否找到適合村莊的技術解決方案?生物源的肥料很重、用量很大,我們可否建設更加便捷省力的運輸系統?對于農藥我們是否可以少浪費時間討論什么屬于或不屬于有機范疇,把更高效和更低毒作為研究目標?插秧、起壟、翻田這些重復又必要耗時非常長的工作,能不能有一些高質量與用戶體驗機械可以代工【3】?
是的,這些不是某一種專業的某一種人能獨立完成的。
沒有人愿意把自己的時間用于這個落后的產業就是最大的問題【4】。。。
但是,還是有愿意的人啊,你是設計師嗎?生態學背景的?生物?化學?機電一體化?用自己的標準,咱們一起為農民干一票?
@王石,要不咱倆來為這個干一票?
【1】現有的化肥、農藥和除草劑都不是最佳解決方案,但是他們確實回應了使用者(農民)最迫切的需求(高效,省力),這就是為什么停止使用這些東西是無法大規模推廣的。如果選擇忽略農民的需求,大家寧愿花更多時間去設立監督農民的方法而不是把回應他們的需求作為創新的方向,我個人認為是社會資源的浪費。
【2】Unskilled workers
【3】我知道現在也有相關的工具,但是對于他們的質量我只能說,個人認為還沒達到基本安全標準,就先別提用戶體驗了。
【4】雖然資本滿天飛,好像這個領域很有前景的樣子。買創業(投資)的人比肯創業的人都多了,遇到愿意做事情又會做事情的人比遇到有錢人難N倍。
師徒米文集正在記錄一個假歪果仁向一個中國老農民學種水稻的故事,精選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