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時光手稿"關注我們哦~!
?
有一種人,無論多久沒見都會有默契,有一種感情,無論多久不聯系都不會疏遠。可同樣,有一種人,走著走著就散了,有一種感情,處著處著就淡了。
不管是朋友還是戀人,大概都是需要步伐一致的。一個人走的太快,而一個人原地踏步,就終將會面臨分離的現實,因為你們不再是一類人,關注的話題不一樣,看事的角度不一樣,處事的態度不一樣,交往的人不一樣,甚至連吃的東西,去的地方都不再一樣。
不管曾經有多親密,走到這一步的兩個人也只好分道揚鑣,不是誰錯了,而是步伐不一致了。
朋友J給我吐槽說,大學剛畢業的時候,自己有一個關系特別好的朋友,因為在同一個公司上班,所以每天都形影不離,一起吃飯,一起聊天,一起看電影,一起撩帥哥,偶爾,兩個人還會到對方家里住一住。
那個時候J覺得自己特別幸運,能夠在工作以后遇到這樣一份友情,畢竟越長大越孤單。隨著年齡的增大,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也變得淡薄起來,什么樣的朋友都不太敢交心。
這樣的日子一過就是六年,J和好朋友都已經到了而立之年,兩個人有了各自的生活圈,這位好朋友也已經成為了人妻。
可最近,J愈發覺得和姑娘在一起的時候,不能夠像從前那樣愉快的交流。說起工作,J表達了種種不滿和希望上進的心,可姑娘卻總是一副滿不在乎吊兒郎當的樣子,她說J會痛苦是因為要的太多,可J卻覺得不能永遠像姑娘這樣混日子。說起愛情和婚姻,J覺得要找一個勢均力敵的人在一起,要找一個愛自己的人生活,決不能因為年齡而將就,可姑娘卻覺得,到了一定的年齡,就不要再挑了,差不多就行了,反正再過十年都差不多......
兩個人總是這樣爭執著,J不明白姑娘的安于現狀,姑娘也不懂J那顆躁動的心,而兩個人也總是無法說服對方,陷在這樣一個怪圈里,三觀差的越來越遠,最后只能漸行漸遠,成為最熟悉的陌生人。
其實想想也悲涼,我們這個年紀,朋友真的是少一個就沒了一個,可現實就是,道不同不相為謀,思想上的不一致就決定了行動的不一致,不管曾經多么勢均力敵,如果不能一起進步,就只會越走越遠。
?
有一句老話說:結婚要門當戶對。曾經我嗤之以鼻,可現在卻覺得不無道理。價值觀不同的兩個人,的確很難生活在一起。
如果你是一個學霸,找了一個不愛學習的另一半,那么每天你想看書的時候,他只想玩手機、玩游戲,久而久之你就會覺得他庸俗無比,他會覺得你枯燥乏味。
如果你喜歡打游戲,卻找了一個對游戲毫無興趣的人,那你之后的日子也不會好過。大概你每天都會收到無數的控訴和干擾,最后的結果要么就是你含淚放棄游戲,要么就是婚姻危機。
如果你熱愛工作,卻找了一個不求上進只想享樂的人,那他就不會懂得你的堅持和努力,更不會懂得你的堅持和理想,只會抱怨你沒時間陪他,讓你們的感情跌入冰點。
價值觀這個東西,決定了你們在面對一個問題的時候能不能夠看法一致,也決定了你們在生活中有沒有共同語言。
很多準媽媽或者是新媽媽都問我,生完孩子不出去上班會不會有什么問題?我的回答是,當然有!不管怎樣你都要出去工作,就算一個月只賺一千塊,你也要出去工作。因為這根本不是錢的問題,而是階級、價值觀和步調一不一致的問題。
當你在家帶孩子的時候,你和老公的視角就會變得不一樣,你的世界里除了孩子還是孩子。在你看來,孩子一天拉了幾次,吃了什么,還需要買什么,哪個網站打折就是最重要的事情,可對于老公來說,這些都只是瑣事。
所以,你們談論的話題越來越不一樣,你們看到的東西也完全不同,他會走的越來越快,越來越高,高到你看不見夠不著。這個時候,無論你怎么怨恨,怎么哭訴你為了家為了孩子付出了多少都沒有用,因為你們再也不是一樣的人了。曾經他愛上你的時候,你們都喜歡喝咖啡、看電影,你工作努力他也非常上進,你喜歡逛街他也喜歡陪著你,可現在你們的感情因為步調的不一致而就此斷裂,再也沒有挽回的可能。
當你老了會發現,婚姻這件事情,不是你情我愿,兩個人搭伙過日子這么簡單,我們需要彼此了解,彼此支持,不一定要能夠完全懂對方的世界,但最起碼不能讓對方覺得和你完全無法交流。
能夠一起說話,有說不完的話題是一段婚姻的基礎,如果有一天,你的另一半覺得和你完全沒話說,或者你覺得另一半完全聽不懂你在說什么的時候,你們的婚姻就真的有危機了。
步調一致永遠是一段好婚姻的基礎,在尋找一個共度一生的人時,你一定要思路清晰,不攀高也不盲目,聽從內心的同時,綜合考慮。
如果你已經身在其中,也請不要放棄自己,因為你必須跟上對方的步伐才能夠不被愛情淘汰。
?
不管是友情還是愛情,維系感情最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步調一致。再契合的兩個人也需要一起向前走,因為我們沒有時間去等待一個人,更沒有精力總是去適應一個人。
不管是友情還是愛情,我們都需要一個勢均力敵的開始,再有并駕齊驅的過程,然后一起努力走到天長地久的未來。
余生太長,如果沒有一個步調一致的朋友該有多遺憾,余生太短,如果不能和一個步調一致的人生活在一起該有多可惜。
.
.
.
over
(點開圖片可保存高清版。手稿版權歸時光手稿所有,盜用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