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遇到這樣一種情況,明明自己很努力,很用心的做事,結果和效果不是很好,有人會說你缺乏格局。什么是格局?有些詞匯很有意思,平時大概知道這個概念什么意思,如果讓你真正的解釋的時候,你又完全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比如:格局、時間、愛情等等。之所以難以解釋是因為這些詞都是心智創造的,而不是我們日??陀^存在的客體和事物。
有人在大家吃飯的時刻,從來都不買單,我們說他缺乏格局。有人斤斤計較,凡是都需要證明自己是正確的,我們說他缺乏格局。有人為事情或者情緒所困,天天抑郁不快我們說他缺乏格局。有人做事就看眼前的利益,吃虧的事不做,我們說他缺乏格局。
但是什么才是有格局呢?格局我自己的定義就是系統化的思考而形成的的做事習慣就格局或者叫做是氣場,也可以叫做價值觀。可以毫不夸張的說,格局決定了人的命運和前途。
明局和暗局。明局就是人們通過顯而易見的觀察就能得出結論的情況。暗局就是人們需要考慮各種因素通過刻意的思考得出的結論。只有能對看不見的東西敏感的人,才能是有格局的人。因為看不見的東西比看的見得東西價值更大。三國時期,諸葛亮之所以派關羽在華容道堵截曹操并讓他立下軍令狀,原因有三:首先是知道關羽仁義知恩圖報,見到曹操必能將其放過。其次就是如果派其他人去攔截曹操必定取其首級,那么三國之間的牽制效應就消失了,軍事力量強大的孫權必定要和自己死磕。最后就是關羽等人對諸葛亮并不是很服氣,通過立下軍令狀免關羽一死,讓關羽欠下自己一個人情,有利于以后的相處和管理。所以通過自己的格局做出的決策,才是真正的價值所在。
顯形收益和隱性收益。顯形收益就是能看的到的收益,隱形收益是以后才能得到的收益。比如說吃飯逃單這件事,沒有格局看到的是,我沒有花錢,保護了自己的顯形收益,他沒有考慮到自己會給人留下不值得合作,小氣的印象。有的同事只做自己的本職工作,認為本職工作做好就行了,也不學習新的技能,他是在保持自己的存量不變,而忽略自己在其他領域進步。有可能你多學習一個新知識,你的眼界就更開闊,能識別更多的機會。你多做些幫助他人的工作,你就能通過付出認識更多的朋友。所以我們做選擇的時候,應該評判的依據是自己能不能在這件事上提升自己的心智和技能,如果能,就毫不猶豫的做,關注自己的增量,而不是保護自己的存量。
有個格局的人,會讓自己的心智帶寬保持暢通,也就是你的內部空間決定了你的外部空間。空城計就是諸葛亮已經沒有了足夠的物理空間,但是他的內部空間足夠大,他判斷司馬懿為了自己的利益考慮是不會輕易進攻自己的,因為司馬懿之所以有被曹操利用的價值就是因為有自己的存在。如果心智空間小的人,首先會考慮我如何阻止司馬懿的進攻。如何讓自己的心智空間足夠大,就是讓自己的心智關注最重要的事情上,而不是那些不能帶給自己提升的事情上,比如較少抱怨,減少爭論,平靜自己的情緒等等。
格局的最終境界就是相由心生。你的世界是經過你的刻意思考的評價,你就有自信和步驟去實現你自己想要的世界,這就是系統思考帶給我們的勇氣和智慧,讓我們成為一個正真的有勇有謀的人。
相反,窮人的思維和以上是恰恰相反的,首先窮人關注的馬上有回報的事情,沒有即刻回報就不去付出和行動。其次就是窮人關注風險而不是收益,就是保護自己的存量,而不是提高自己的增量。最后就是窮人缺乏耐心,他們不知道一個人的是可以通過耐心的刻意練習和有效的輸入是能提高積極的智商和格局的。
那么怎么才能在日常工作中提高自己的格局或者自己的思考能力呢?
1、真誠的對待自己,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和缺點,知道任何人都有其思考的局限性和不知道的事情,能夠平和的對待自己的這種缺失性。
2、把問題和有爭議的話題視為令人興奮的挑戰,是自己鍛煉系統思考的機會。
3、盡力領會事物的復雜性,保持耐心和好奇心,舍得花時間去解決問題。
4、判斷建立在證據上,而不是自己的第一直覺和印象,養成延遲判斷的習慣。
5、對他人的思想感興趣,所以喜歡閱讀和與他人交流和傾聽。
6、極端思想很少正確的,所以踐行并尋求公正并且平衡的觀點。
7、控制自己的情感,不做情緒的工具,三思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