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出自己的信念:
我需要修行開悟,我才會感到輕松自在。
誠實地體會和回答:
當我持有這個念頭的時候,我的感受是怎樣的?
胸口發悶,不輕松,不自在。肚臍上方沉重,不舒服。
2. 誠實地體會和回答:
當我持有這個念頭的時候,我不能夠做到輕松自在,因為我要達到輕松自在的條件還沒有滿足。
3. 敞開心,帶著好奇心去體會這個問題:
當我沒有這個念頭的時候,我反倒輕松自在了許多,想起了一句話,“難的是不開,不開就開了。”肚臍上方涌起一股股暖流。身體比我的頭腦有智慧啊!
4. 反轉:把“需要”改為“不需要”。
我不需要修行開悟,我也能感到輕松自在。
雖然我還在修行的路上摸索前進,不知道今生有沒有機緣可以開啟,但是有很多時候我都是輕松自在的。例如剛下班之后,沒有了工作的壓力,一下子就感動很輕松自在了。周末和孩子們一起在河邊散步,也是輕松自在的,牽著狗狗們在公園散步也是讓我感到輕松自在的事。抬頭看那滿樹的絢爛櫻花,非常輕松自在。總而言之,當我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時,心情就是愉快而又輕松自在的,和修不修行開不開悟又有什么關系呢?
最后,帶著敞開的心,感受這個問題,如果宇宙是慈悲的充滿善意的,為什么“我不需要修行開悟,也能感到輕松自在”?
宇宙的慈悲是沒有條件的,無論我要體驗什么他都會滿足我的愿望。如果我要體驗無條件的輕松自在,他肯定會讓我感到無條件的輕松自在。
可是現在的我為自己加了一個條件,而我自認為自己還沒有達到這個條件,所以宇宙只有滿足我的愿望,讓我體驗我自己的限制。我的確是被困住啦!被自己困住的哦!呵呵
神奇的是當我寫下上面的話后,身體的感覺很好哦,的確輕松自在了許多。沒有胸悶的感覺了,并且肚臍上方暖暖的,很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