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壓力才能讓人變得更優秀。

有壓力才能讓人變得更優秀

我是一個很喜歡反思的人,但也沒有因此成為一個自制力很強的人。相反的,一般而言自己對大多數事情都抱著無所謂的態度。所以大多數時候想變得優秀,卻只能平庸。因為沒有動力,沒有壓力。

幾年前,參加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考試----高考。考試前的一段時間,經常和同學跳墻出去上網。當時啊,總覺得自己的分數可以上二本就行了。湊合上一個大學,打發四年的時光,然后開始在社會上努力。計劃趕不上變化,高考失利。其實也很正常,沒有努力不可能得到回報。那年暑假第一次步入社會,體驗生活。現實真他媽狠狠地扇我一個耳光,那叫還活著,不叫還生活著。一直之差,含義卻是不同。

下定決心復讀,希望可以上一個好點的大學。不能說那一年多么額外的努力,最起碼每天早上五點半起床,晚上十二點多才入睡。在此之前,從來沒有想過自己可以這樣堅持一年。整個復讀時期不能說都努力了,最起碼前一百天和后一百天比較拼命。現在回憶起來,那還真是自己。招生之友發下,瞟到了上海兩個字,然后決定一定要考到上海。認真查著最低的學校分數線,就是那個上海電機。最低最低了,自己也要考到那樣一個分數。然后自己來了上海,現在學校的分數比電機還高一點點分。我來到了我只在新聞上,書籍上聽到過的城市----國際化大都市上海。

出了火車站,就被震撼。第一次坐了人生中的地鐵,第一次坐公交爬上了那么高的高架橋,第一次見到那么多外國人。我的天,好多第一次。還看到了東方明珠,以前的我學過有關的課文,還傻乎乎的覺得她矗立在海邊。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了解到我曾經看過的錢在這里真的不值錢,消費好高,什么都好高。雖然見過的東西不多,但至少不跟以前一樣井底之蛙了。“沒吃過豬肉,總算見過豬跑了”,這樣形容滿貼切。大一時,第一次做兼職一個小時頂著我在家里坐大半天的。我高中一直想著,大學要經濟獨立。大學的第三個月,成功了,當然只是生活費。直至現在,一直如此。更激動的是,我有了屬于自己的算是高端的裝備,還有了自己的小積蓄。

有人說我啊,我挺努力的。但是我的努力只能在這個城市小打小鬧,應該說在城市的底端掙扎。掙扎著,還幻想著,總有一天,我可以爬的很高。其實自己一直再給自己施加這樣的壓力,我要更努力,才能讓自己在這個城市里待下去。從待下去,到生活,到擁有。

可能我要是在本省考一個大學,我可能也會努力,但應該不如現在吧。那個我一定不會有現在的我努力,因為見的東西好了,就也想擁有好東西了。

感謝這個美麗的城市給我的壓力,盡管離家千里,盡管她不喜歡我,我也不喜歡她。

離家千里的我,待在陌生的城市,這里沒有一抔泥土屬于我,但我擁有整片天空。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