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贊,像青霉素

【幼兒說】原創,轉載請標出處

你經常會稱贊孩子嗎?稱贊孩子總會帶來好處嗎?稱贊給孩子帶來的滿足感會一成不變嗎?說不定你一直都做錯了。

炎炎做橡皮泥手工,捏好了一只小螃蟹,拿到媽媽面前問捏得怎么樣。媽媽露出驚嘆的表情稱贊炎炎:“真的太可愛了,媽媽覺得你的手真巧。”沒想到炎炎嘟嘟嘴巴:“我還是問爸爸吧。”媽媽疑惑不解。


稱贊,像青霉素

晚上炎炎睡覺后,媽媽提起這事,爸爸說:“你對稱贊太慷概了,變成濫用了,孩子認為你什么都會說好,從來沒有批評,孩子從你的稱贊中感受不到客觀,他也不知道自己哪里做得好,哪里不足。”聽完爸爸的話,媽媽沉默了很久。

濫用稱贊有負面影響

失去稱贊的價值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艾略特·阿倫森認為,頻繁的贊揚可能會失去價值。稱贊對孩子的作用,就像青霉素一樣不能隨意用,否則會導致耐藥菌株的產生,而過多的稱贊也會讓孩子對稱贊免疫。這就好比你的丈夫每天稱贊你穿著那雙藍色高跟鞋漂亮一樣,剛開始的2,3次你會相信丈夫真的是發自內心的稱贊,但到了4,5次甚至8,9次呢?你是否會覺得他過于敷衍或者就像任務式地例行公事,絲毫感受不到真誠?對孩子的稱贊也是同樣的道理。對同一雙藍色高跟鞋的稱贊,這個舉例是否過于極端?好吧,那如果丈夫除了對你穿鞋子稱贊,還稱贊你穿衣服漂亮,時間長了,你肯定會認為他過于主觀,便給他扣上“情人眼里出西施”的標簽,繼而認為丈夫的稱贊不足以作客觀借鑒。對孩子太慷概的稱贊也會最終落入這樣的結局。

會養出脆弱孩子

如果孩子從小總是接受各種稱贊和認可,沒有客觀的批評,就如同把孩子養在溫室,讓孩子經受不起任何負面的評價,甚至會變成脆弱的“蛋殼孩子”。但孩子始終會長大,會跟除了家人外的人進行接觸。如果某一天,這個在溫室長大的孩子,聽到了老師或同學負面的評價,自尊會深受傷害。近幾年總會有孩子因為被老師批評或罰站而自殺或跳樓的事件發生,實施傷害的看似是批評者,但實際是父母過于呵護、孩子總是接受正面語言缺乏負面挫折造成的后果。所以,濫用稱贊謹防養出“蛋殼孩子”。

事實上,并不是不能稱贊孩子,而是他們更需要坦率而真誠的稱贊。

那么父母該如何坦率而真誠地稱贊孩子呢?

美國心理學家斯旺說,真正的愛,是能把壞消息帶來的人。但很多父母習慣于用玫瑰色的眼睛看待孩子,以至于孩子身上的不足沒有被及時指出。如同你稱贊了500次孩子的書寫漂亮,你給孩子帶來的觸動,遠不如你跟他說“你寫某個字如果圓潤點會更好看”;你稱贊了孩子100次樂于助人,給孩子帶來的觸動,還不如你跟他說“給他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對你更好”……坦率而真誠的評價,讓孩子看到了你真的是在認真對待他們以及他們的行為,繼而他們會更加重視地對待你的評價,而不會把你的稱贊當口頭禪。適當的負面評價,加上偶爾的正面稱贊,會給孩子帶來更多的情感沖擊,會促進他們努力爭取更多的進步。


稱贊,像青霉素

最后,下面2點能幫助判斷,你是否對孩子濫用了稱贊?

濫用了稱贊的判斷依據

1、孩子對稱贊已經無動于衷

孩子對你的稱贊沒有以前那樣的情緒反應,比如興奮地跳起、咯咯咯笑個不停、欣喜若狂地摟著你親吻,甚至來一場即興舞蹈。如果你濫用了稱贊,孩子在聽到你的稱贊時表情沒變化,或者他也沒有因為你的稱贊而做出積極行為,比如努力去讓事情變得更完美,甚至對你的稱贊不以為然或反感于你的稱贊,那么就足以證明,你對孩子的稱贊過于泛濫了。


稱贊,像青霉素

2、孩子受不得半點批評

經常浸在稱贊的甜水缸子里的孩子,會對丁點兒的負面評價非常敏感。比如一個經常被家人稱贊的孩子,在外玩跳繩時被同齡小朋友說他跳得不夠好,孩子可能便會生氣地丟掉繩子,沖過去打別人或把別人推倒在地;如果是內向些的孩子,他們可能會非常難過,繼而拒絕繼續玩或直接回家。經不得半點批評的孩子,其實也是情商不高的表現,是在只有稱贊沒有批評(批評≠打罵)的家庭環境培養出來的人格缺陷。

所以,當你的孩子真的有優秀的表現,不要吝嗇你的稱贊,但當孩子有不夠好的表現時,要客觀而理性地告知孩子,鼓勵他們取得進步。別再把孩子養在稱贊的甜水缸里了!

本文關鍵字:稱贊孩子、表揚技巧、幼兒心理、親子育兒、家庭早教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看似乖乖女的我,實則對未來甚至明天都會有些茫然。我怕累,怕痛,怕麻煩;但有時,開頭做了,我就會一直做下去,...
    張希寶閱讀 281評論 0 0
  • 1.雨前的黑暗 早晨陽光明媚,還有些曬,心里還在嘀咕沒有多抹一些防曬霜。誰也不會聊想到這下午會下雨呢? 五點多的時...
    元氣滿滿的慧慧醬閱讀 450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