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又下雨了,天氣預報里說這次的雨勢大約會持續一周。朋友圈里一片哀嚎,甚至有人表示要帶泳衣泳褲出門。看到這樣的消息我不禁啞然失笑,會心于朋友的詼諧幽默。其實這雨并不大,手機上清楚地顯示著“小到中雨”的字樣,只不過是大家想要以此來調侃一番,緩解一下雨天的壓抑氣氛。
中午有一段時間雨勢甚急,雨滴打在梧桐樹葉上發出噼里啪啦的聲響,黃色的葉子紛紛墜下,緊緊地貼在水泥地面上,像是一塊塊補丁,不動聲色的將地面裝飾起來。讓其一改往日單調沉悶的配色,變得異常鮮明生動。
特別喜歡這種撐著傘走在雨中的感覺,尤其是當周圍遍布高大的綠色植物時,一種愉悅、放松、沉醉的感受就會油然而生,揚州的垂柳、南京的梧桐莫不如此。雨滴落在光滑的傘面上,濺落在腳邊,偶爾還會發出清脆悅耳的滴答聲,頗有一種“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的氛圍,空氣中滿是草木的清香,深深地吸上一口,頓時有一種清涼通透的舒爽之感,精神也為之一振。
記得很小的時候我就格外喜歡雨天,喜歡從睡夢中被雨滴喚醒,輕輕地將已經被水汽模糊的玻璃擦出一小塊,然后透過這一小塊地方打量外面世界的感覺。稍微大了些后喜歡裝模作樣的在下雨時看書,大多是一些必讀的詩詞精選,久而久之竟也能醞釀出一點詩意來,似乎可以體會到詩中所描繪的雨之意境了。從“天街小雨潤如酥”到“巴山夜雨漲秋池”,讀得越多越是佩服古人的筆力,寥寥數筆便將雨天的精氣神淋漓盡致的描摹了出來。而且此種詩詞大多還兼具“言有盡而意無窮”的特點,常常讓人回味無窮,這無疑又增添了我對雨天的好感。
當然對于要上班的父母來說,雨天可不會使他們產生這樣的詩情畫意,大多情況下雨天只會使人滋生出一些負面情緒,而且對日常的生活秩序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因為工作性質的緣故,母親經常會遇到下雨天還要不得不去上班的情況,若是細雨蒙蒙倒還好,但只要雨勢一大,我的心便會沉了下去。印象中最深刻的是幼小的我為母親開門,看著母親穿上紅色的雨衣騎著車消失在雨幕中的場景。那時的我已經隱隱明白,為什么母親不能留在家里陪我,為什么在這樣的天氣里還要冒著上班。大約是為了我的新的藍色書包、愛吃的雪糕以及經常擦破膝蓋的褲子吧。這樣的時刻不知道經歷了多少次,直到現在也依然是這樣:我打開門,目送母親漸行漸遠,消失在雨中。而每一次心中都會有一種難以言喻的酸澀。
我會問自己:這樣的日子何時是個頭呢?雖然這只不過是千千萬萬勞動者生活中最普通的場景之一,但是當自己真的處在這樣的環境中時,心里還是難過的。父母勞苦一生,所求無非是一個遮風擋雨的居所以及一個安樂祥和的家庭,而為了實現這樣的愿望淋雨這樣的小事可能是最微小、最易讓人忽略的地方。當母親將自己暴露在風雨中,任雨水模糊了視線時,心中可能也會閃過一瞬間的心酸,但隨之而來的肯定是咬牙的堅持以及對明天的向往,因為站在身后目送她前行的是她的至親骨肉,她最親愛的兒子。
如今,到了我打開門迎接風雨的時刻了,溫室的花朵固然嬌艷,但卻太過脆弱。我還是喜歡風雨后的彩虹。
十月二十二日于南京江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