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來給《貍貓換太子》的劉太后平平反

文/卡蘭諾

圖片發自簡書App

01

一問《貍貓換太子》這部戲出自哪里?大家肯定都知道。

《包青天》唄!

大家肯定對劇里面的劉太后印象都不好。認定她是個心腸歹毒的壞女人,為了自己登上皇后之位,害死李妃,用貍貓換下她生的太子,認做自己親生的。

但真相往往有出入的,歷史上的劉太后與電視劇中的講訴是截然不同的。她其實被野史給“坑”了,被《包青天》坑了。

真實的那個劉太后正史稱其“有呂武之才,無呂武之惡”。

那么,真實的她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呢?

劉太后本名劉娥,父親劉通是嘉州刺史(四川樂山市長)。所以,劉娥是個正宗的川妹子。

可惜劉蛾少年苦命,父親劉通早早死去,從此劉家家道中落。

劉蛾十三四歲就嫁給蜀地的一個銀匠龔美為妻。銀匠龔美當時也算是一個不安分的、有想法、有夢想的大好青年,不想在成都這個小地方呆著,一心想到大都會京城去發展自己的銀匠事業。

于是帶著劉娥到了當時北宋的都城——東京汴梁(今河南開封),開始了他們的“京漂”生活。

到了京城,他們找了一處京城最繁華地段,馬路邊賣銀器,劉蛾一邊手搖撥浪鼓一邊賣唱。

因劉蛾長得漂亮噪子又好,小生意還是蠻不錯的。不久名聲外揚。

宋真宗趙恒,聽說川妹子多聰明能干、秀外慧中,就讓襄王府里的王宮指揮使張耆幫他物色一名。

龔美善于結交朋友,與張耆認識,聽到這個消息就假稱與劉娥是表兄妹,把劉娥賣到襄王府。

小劉娥是標準的成都妹子,天生麗質,聰明伶俐,潑辣能干,襄王趙恒自小在宮中長大,見到的女人都是規規矩矩、低眉順眼的淑女,幾時見過這么生氣勃勃、天真自然的女子?

圖片發自簡書App

更令趙恒震驚的,是這小姑娘臉上有一種眩目的美麗,目光靈動嫵媚,眉眼間卻隱隱透出一股凌厲倔強的氣勢,故一見甚是滿意,心中歡喜。

加之小劉娥會音律,懂詩詞又與其年貌相當,兩人很快如膠似漆,難分難舍。

龔美本有妻室,與劉娥并無感情,見真宗喜歡劉娥,就改稱為劉娥的表哥,又借故把劉娥送給了真宗。

02

進入王府之后,兩人感情十分親密。然而趙恒的乳母秦國夫人看不起劉娥的出身,就把這件事告訴了太宗皇帝,太宗很生氣,讓劉娥滾出京城。

偏偏咱們襄王趙恒是個多情種,不忍就這么與劉娥分離。為掩人耳目,于是將她安置到王宮指揮使張耆的府邸居住。

而張耆為避嫌,從劉娥入住的那一天起,就再也沒有回過自已的府邸,搬到了襄王府居住,這一住就是15年。

古今愛情大凡遇到阻力,都呈越挫越勇之勢;再或是因為“妻不如妾,妾不如妓,妓不如偷”,總之情種襄王趙恒對我們的這個川妹子劉娥是不離不棄,恩寵有加。

這15年來不時丟下家中妻妾,偷偷過來暗中和她幽會,共享魚水之歡,共敘相思之苦。

我們的川妹子劉娥可不是“傻白甜”,天天只盼著和情郎相聚,在這幽居的15年中,她一直追求進步,把絕大部分時間都用在了博覽群書、研習琴棋書畫,提高自身修養上。

經過15年的學習、沉淀,劉娥也從一個昔日目不識丁、天真無邪的街邊搖著撥浪鼓賣唱的女孩,脫胎換骨成了飽讀詩書、才華出眾、氣質超群、精于謀略的女人,為她后來執政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看來沒事兒多讀書,總沒壞處。

03

真宗即位后,立即把劉娥接進宮里,并封她為四品美人,地位僅次于真宗的正室郭皇后。

一對有情人,終于可以光明正大的在一起了。郭皇后死后,真宗想立劉娥為后,但劉娥出身低微。遭到了大臣們的極力反對,真宗只好作罷。

不久,劉娥的侍女李氏(就是包青天《貍貓換太子》中流落民間的的李太后)產下一子。

真宗和劉娥便“借腹生子”說孩子是劉娥生的,這個孩子就是后來的宋仁宗趙禎。

劉娥對這個孩子視若己出,悉心教導,并沒有刻意隱瞞孩子生母的事情,還非常優待李氏,封她為崇陽縣君。不久,又晉封才人。

有了孩子,劉娥便順理成章成為了皇后。

由于十五年長年幽居,劉娥博覽群書,才華出眾,通曉政事,對國家大事,見解獨到。于是真宗就讓她幫忙批閱奏章。

天禧四年(1020),真宗患病,上呈到皇帝那里的政務實際上都由皇后劉娥處置。

后來,真宗病重,下詔:“此后由皇太子趙禎在資善堂聽政,皇后賢明,從旁輔助。”這便是認可劉娥裁決政事的權力。

04

公元1022年,宋真宗趙恒病逝,太子登基成為宋仁宗。此時,宋仁宗時年11歲,朝政大權由劉娥把持,川妹子終于站在了權力巔峰,成為宋代首位垂簾聽政的皇太后,開宋代母后臨朝稱制先例。

這位從孤貧境地一步步登上權力巔峰的川妹子,是宋代最強悍專權的皇太后。

她的行事作風,說一不二、雷厲風行:專權而又明理、冷酷而不失仁厚、隨和而絕不輕信。出于女人謹慎的天性,她對每一件奏報都深思熟慮。

圖片發自簡書App

劉娥臨朝主政11年,此值北宋初、中葉之交,經濟上升至頂峰,這一時期也是中國史上經濟最發達的時期之一。

她獎懲分明、知人善任,提拔了王曾、張知白等人,為北宋朝廷輸送了一批人才。

《宋史》記載劉娥“性警悟,曉書史,聞朝廷事,能記其本末……仁宗即位年少,太后臨朝稱制,雖政出宮闈,而號令嚴明,恩威加天下。”

1033年,劉娥還政于宋仁宗,結束了她的攝政生涯;同年因病去世,享年66歲。

05

至此,川妹子劉娥走完了她從一個賣唱女,到一國之母,再到垂簾聽政,再到身披龍袍的傳奇一生。

仁宗生母李氏患了重病,劉娥連忙派太醫前去診治,并晉封她為宸妃。

李氏死后,劉娥用一品禮儀將李妃殯殮,并給李妃穿上皇后冠服。可見劉太后對李氏是極好的,并不像傳說中的那樣。

當劉娥死后,曾經有人告狀說劉娥可能毒殺了仁宗生母李氏,一時之間風云大變。仁宗甚至派了兵馬看守劉娥娘家,一旦查實,就抄家嚴辦。

可事實是李氏面貌如生,且以皇后的冠服安葬,這些都讓宋仁宗感動不已,愧疚不已。

對宋仁宗視如己出,呵護備至,關愛有加,將他培養成一代明君。1033年,宋仁宗時年24歲,已具有處理國事的能力,劉娥將政權徹底地還給了宋仁宗,結束了她的攝政生涯。

雖然劉娥并非仁宗生母,但是仁宗在知道身世之后,仍然處處表示對劉娥的追思和尊敬,可見母子情深。

縱觀宋朝三百多年,都是重文輕武,劉娥在大是大非面前,她更尊重士大夫們的意見,王曾、張知白、呂夷簡、魯宗道都得到了她的重用。

她以博大的胸襟包容士大夫們的不同政見。在她當政時期也沒有出現宦官專權。

她執政期間,澄清吏治,重視教育,發展經濟,國家安定富強,為仁宗治國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可見,川妹子劉娥的胸襟是政治家的胸襟;眼光是一代帝王的眼光,能審時度勢,知進退……可能這也是她得以善終的原因。


365天無戒日更訓練營。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