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道]:出版商圖書銷售量變和質變的探討!

說起賣書,無論那家書老板,還是出版商,誰都希望書賣得越多越好,這一點毋庸置疑。圖書銷售,對于出版商來說,就是買賣,跟其他商品沒有本質上的區別;書在沒賣出去之前,投入再多,也只能是庫房里的一堆紙,圖書的價值對于出版商而言,發行量是唯一的標準。

如今的圖書市場,說到賣書,圈內人沒有人會跟你說,書太好賣了,經常還出現斷貨,實在是忙不過來,咱點鈔票的手老抽筋。哈!哈!這當然是一句玩笑話,書不好賣,日子不好過,卻也是真實情況。當然,出版商日子要好過些,實體書店渠道出現萎縮,圖書電商渠道正好能補償一下。大出版商日子好過些,實力弱點的出版商日子也并不比書店老板好過多少。

任何一個出版商關于圖書銷售的指望,肯定都是名利雙收,既能有銷售量,又有好口碑,對搞書的能來說,就最幸福的事了。今天老蔣想跟大伙聊的話題就是關于圖書銷售量變和質變,一個不一樣的角度的圖書話題。

首先,關于圖書銷售量變,這對于出版商來說,似乎根本就不用聊,圖書銷售就是出版商的命,什么都可以沒有,銷售不能沒有,這是真正的剛需;書若要是賣不掉,公司或機構就得關門歇業,就得卷鋪蓋走人。量變,不用說別的,圖書銷售量越高越好。

一本書,想要賣的好,拋開內容暫且不論,最重要的發行工作包括以下三方面,一是店面資源的投入,二是媒體宣傳的投入,三是地面營銷活動的投入。

一是店面資源的投入:這道理很簡單,新書出來,銷售點布得越多,圖書實現銷售的可能性就越大;鋪貨是出版商傳統的圖書發行方式。到今天,圖書電商的崛起,出版商的發行渠道自然而然地輻射到網上書店。實體書店和圖書電商已經成為出版商目前圖書發行必備的渠道。

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圖書電商不斷挑起的價格戰,實體書店似乎大勢已去,實體書店的渠道作用已經呈下降趨勢。這種局面的出現,對于出版商而言,還是有一個利好的消息,就是出版商的鋪貨成本達得以大幅降低,出版投資的資金壓力有所緩解。

當然,圖書電商對于出版商而言,既拓展了圖書發行渠道、提升了出版商整體的發行數量,加快出版投資的資金使用周期;但是,由于圖書電商的發行渠道過于集中,渠道的壟斷性特質,使得出版商之間的競爭日常激烈,圖書上架網上書店,并不意味著圖書銷售的開始,圖書的媒體宣傳投入,當然也就隨之水漲船高。

二是媒體宣傳的投入:在傳統的圖書發行體系中,圖書宣傳所占的比例并不高,出版商這方面的投入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通常只會針對部分重點圖書,跟傳統媒體做做活動,搞搞宣傳。圖書電商時代的到來則很快打破了這一常規。

網絡時代的到來,最大的改變就是信息的爆炸,圖書信息由于實體書店網點的萎縮,圖書信息的線下通道一定程度上被癱瘓了,無法發揮原有的作用;而網絡世界中,各種圖書信息也被海量的資訊所覆蓋,如果不做宣傳推廣,圖書銷售是很難有出頭之日的;即便是在同一個圖書電商平臺,如果出版商不做宣傳,自家的書也會被同行的書所覆蓋。

“為圖書導入流量”就成了是新時期出版商必需要做的核心營銷工作之一,這也是互聯網+出版模式最為關鍵的步驟,圖書銷售是否能實現量變,很大程度上,就在此一舉。圖書的媒體宣傳的投入,不僅能是圖書銷售量變的基礎要素,也是圖書銷售實現質變的保證。恰到好處的媒體宣傳,也是出版商圖書口碑的培育的最好途徑之一。

三是地面營銷活動的投入:今天的圖書發行已經不可能局限某種渠道或是某種方式,線上推廣重要,線下營銷活動也是非常重要。這跟電影宣傳跑場一樣,圖書宣傳也是如此。說白了,如今圖書市場有號召力的作家就那么多,出版商對于圖書銷售的營銷策劃不得不推陳出新,不斷培育新的市場熱點。出版品牌弱,并不是哪家出版機構的問題,缺乏對出版品牌的培育,是國內出版行業的遺留問題。

地面營銷活動和線上推廣活動,就是圖書營銷的兩條腿,缺一不可,這對今天的出版商而言,也是非常大的考驗。從不玩宣傳營銷,到不得不玩推廣,這個轉變對很多出版商而言,難度不是一點點大,模式、人才、渠道等等一系列的問題和難關需要去闖、去試。

第二,上面說了這么多關于圖書銷售量變的話題,歸根到底就是兩條:銷售渠道+圖書流量,不管是線上還是線下,抓住了這兩條,圖書銷售量變也就基本上能實現了。下面,我們來聊聊圖書銷售質變。

圖書銷售質變的探討的范疇并不大,著力點就是我們常會說到的圖書口碑。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這個道理大家都懂,可要真正做起來,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市場上經常會出現了圖書“叫座不叫好, 叫好不叫座”的現象,或許深沉原因還是口碑的問題,也就是圖書銷售質變的通道出現了問題。

圖書銷售好壞的根子,還是來源于圖書的內容質量。市面上出現了 “叫座不叫好”的圖書產品,一定是圖書內容部分出現了問題,過于快餐化,過度營銷,是這種現象出現的基本原因。“叫好不叫座”的出現,應該是內容過于曲高和寡,跟市場需要有所脫節,這些書應該是量變都沒有實現,就又回到了出版商的庫房。

圖書銷售質變表現形式,在于內容質量和圖書銷售兩個方面都取得了雙高。好的口碑+不錯的銷售,逐漸形成了出版商好的品牌效益,兩者之間是相輔相成的。當然,對于圖書銷售質變還有一基本的要素,那就是說銷售周期的長短,也就是人們常說到的暢銷書到常銷書的轉變。

暢銷書很難得,常銷書就更難得。量邊到質變的跨越,用常銷書來形容,老蔣看來就很恰當。任何經典都是經受住時間檢驗的,常銷書亦是如此,所謂圖書銷售質變,出版商能把書做成常銷書,也就是如此而已!常銷書,這可能也是所有出版商孜孜不倦的追求吧!

最后,關于圖書銷售質變話題的小結,“內容為王”是圖書銷售質變的根本,沒有這個根本,其他的都是一時的浮云。

探討出版商圖書銷售量變和質變,最為重要的意義,還在于對圖書銷售的三大基本要素:內容、渠道、流量的再認識。真正掌握了這三大要素,圖書銷售無論是量變,還是最終的質變,都是水到渠成的事。很多時候,當我們學會換個角度看問題,或許也會有另一種收獲。

(作者蔣衛民簡介:中國互聯網書業專家,“圖書試用網”和“圖書鏈”主編和聯合創始人。微信公眾號:laojiangshuquan)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