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完全可以給人物編造各種劇情,使得整個故事更加完整。但他并沒有這樣做,而是選擇把實際上的情節描述搬運過來。
因為這樣就不會使得自己的觀念和想法干擾別人的思考。每個人都有各自不同的角度去看問題,而且都是對的。那就不應該自主地給予別人強加的思維。
這樣反而是另一種完美。
似乎我們都喜歡把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甚至有時候還會強加于別人。這讓我想起自己比較關注的培訓和教育。這與改變別人想法不一樣,培訓和教育不是洗腦,而是我們先把知識和體系學習消化之后,用更加通俗易懂的方式復述出來。對呀,其實培訓就是一個搬運工的角色,并不應該添加任何自我意識。
所以,學習和洗腦,完全是兩回事。
突然,通過寫作,我竟然自己梳理出兩個概念。真是太驚喜了!
之前看故事和小說,都并沒有太過注意搬運和意識的問題。從此之后,我就會潛意識中慢慢有所選擇,有所感知。
能夠做到單純搬運的作品,應該不多的吧。第一次有作家在作品中就直接點明這一問題。一個好的作品,嚴格來說應該是半成品。直到被讀者閱讀,并形成其獨特的思考和輸出,這時候才算完成。
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作品,而且它完完全全是屬于自己的獨一無二的存在。殘缺也是一種完美,不完整也是一種美,完全在于你怎么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