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柏林電影節一日觀影迅速攻略

今年是第70屆柏林電影節,增加了Encounter環節,有3部華語片上映,影片的社會問題導向性比較強。今天2020年2月26日,這是我在德國三年來第一次參加柏林電影節,好的經歷和吸取的教訓寫下來與大家分享。

關于購票:

你可以提前在柏林官網的programme一欄選擇你想去的日期和喜歡的電影。預售票在三天前開放,上午十點鐘準時開放。買票之前需要注冊,記得不要用錯郵箱。付款可以用信用卡和德國的Klara直接轉帳的平臺。

現場購票:一方面運氣,一方面要看準。

我們提前網上買的片子對學生黨和特價票檔不太友好,因為預售不包括特價票。如果當天早點去,可以去相對應的影院憑借學生證等相關證件買到特價票,半價哦!如果買的是一般13歐的票,到手也是半價。我們網上看五歐的票,現場拿學生票只要2.5歐。(Generation單元的影片是一些新興的創意單元和獨立電影,價格比一般的電影便宜)。

在Arkaden的一個窗口出售第二天的票。但是具體的我沒有問。

附近擺放的明信片可以隨意取用,拿來做紀念很不錯哦!

轉場:柏林電影節有很多電影放映的場所,但是一定要留好充足的轉場時間,特別是天氣不好的時候。像是我們今天看的一個是在Karl Max Allee 33,另一個在CinemaxX,兩個地方坐車加走路至少30分種。還要提前等一會入場,中間我們留了一小時的時間。

選片:選擇自己舒適的語種,panorama那個電影院提早半個小時過去最好,需要排隊入場。

觀影:禁止攝像。

我們今天看的第一部電影是Exil

說實話,如果三觀還沒有定型又是玻璃心,真的完全不建議這部片子。典型德風的狹窄鏡頭,抽象詭異的視角。還有壓抑的燈光,讓人十分不舒服。影片講的是文化沖突與認同,問題通過各個鏡頭和情節時間的蒙太奇十分突出地被表達與呈現了。但是如果從價值觀層面要舒適生活的話,還是不要和電影較真了。畢竟只是一種藝術表達,藝術的語言也是導演的某種特色或是實驗。

第二場我們看的是14plus Generation的一個短篇單元,該單元包括七部短片。


里面印象最深的是俄國的那部電影,講述了俄國主題里經常討論的一個對立關系,對自由的追求和現實生活。戰斗民族內在的喧囂與外部的熱烈社會環境形成鮮明的對照。這部片子精彩在于配樂和語言,如果把它作為MV來欣賞,就忽略了它的電影價值,如果純粹是看電影敘述,音樂的添加又著實驚艷。

還有一個短的動畫講述的是女性的成長和心靈發展。畫面鮮艷明麗,許多意向和符號的選擇在眾多嚴肅和深沉的片子里,讓人不由得輸了一口氣,仿佛嘴里含著一塊可愛的馬卡龍。

其實那部酷兒電影我也蠻喜歡,兩個男孩子的相互陪伴、欣賞與愛慕。少了很多沖突與矛盾,而最后那段陽光下手的動作,淡淡的具有一種美感和和諧。

一個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案例讓人心痛。該電影名為Hot Mother。也許你會和性感這樣的字眼聯系起來,影片也是通過這樣的筆觸代入的。但是看到最后,是媽媽和女兒被困在桑拿房,門鎖壞了,兩個人在救援人員趕到的時候皮膚紅腫,奄奄一息。而影片最后加上的字:這是有一個真實事件改編的。著實讓人內心強烈的抽搐。

好了,緊湊的觀影一天結束了,我的講述就這么多,希望對感興趣柏林電影節的朋友們有所幫助。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