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上半夜醒來拿著手機看電影,挑了半天選了,突然想起《這個男人來自地球》一直沒看的,于是翻出來過了一把癮,這絕對是近幾年我看過的科幻電影里最經(jīng)典的一部了,沒有我們以往看科幻電影的那種炫目特效,也沒有那些讓你目瞪口呆的奇幻場景,整部電影如同看話劇一樣只有兩個場景,一個屋內,一個屋外,不超過十個演員,完全靠對白來推動,就在這看似平淡的如同圍爐夜話的故事里,伴隨著的就是自己內心不斷吼出的:“Fucking!Amazing!”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是一部典型的密室謎案電影,如同那部經(jīng)典的《十二怒漢》,全部情節(jié)都發(fā)生在一間狹小的客廳之中,全靠人物之間的對話展開,人物間的一問一答推動著情節(jié)一步一步走向高潮,摒棄了高成本的視覺效果一樣展示著科幻的魅力,這樣一出單幕劇夠思辨、夠硬朗、夠簡單,念頭抓人,原來科幻電影也能這么拍,不得不說 IMBD8.4 分高的有理由。
一個哈佛的教授辭職準備遠行,他的同事都來送行,圍坐在狹小的客廳中圍著爐火喝著酒聊著天,突然這位即將遠行的教授說出一個驚人的真相,自己是生活了一萬四千年的穴居人,你信不信?你不信,他的那群教授同事一樣不信,但接下來你跟著沉悶的劇情走,你會和劇中人物一樣內心不斷地咆哮:“Fucking!Amazing!你他么玩我吧?”
我們的主角奧德曼(Oldman)教授有著神奇的經(jīng)歷,他是史前穴居人,因為某種未知的原因永遠活在了三十五歲,這一點比我們的高喊著永遠二十五卻朝著六十五狂奔的譚校長帥吧,一萬四千年來,奧德曼教授為了躲避他人的懷疑,只能每十年換一個地方換一個身份重新開始自己的生活。他曾追隨佛祖修行,被原始部落奉為神靈,曾和哥倫布相識,和梵高交好,更可怕的是,他甚至就是耶穌。這一切足夠酷了吧?不僅如此,他說他得過天花,得過黃熱病,得過鼠疫,花了一百四十年拿到了十數(shù)個學位,第一個生物學的教授職位還是牛津的。
在這部電影里雖然不如《十二怒漢》一般的用嚴密的邏輯推理來說服人,但是這部電影的魅力之處就在于用不完美的背景設置讓我們在一個已經(jīng)存在的設定里海闊天空的盡情暢享??创@部電影,《十二怒漢》中有一段著名的臺詞:“不要去尋找生活的真相,試著感受現(xiàn)實的真諦吧?!?/p>
這部電影最吸引人的也是我最喜歡的就是那段關于宗教的暢想,奧德曼教授對圣經(jīng)的起源、基督形象的演變,做了讓同事們幾乎崩潰,確又隱隱認同的解釋,在奧德曼先生眼里宗教的產(chǎn)生是“信仰教義并不帶來虔誠,是錯誤的理解導致(人們覺得必須虔誠才行)。” 宗教,總在販賣些什么,希望、生存守則之類的?!杜f約》販賣恐懼和罪行,《新約》販賣與人為善的道德準則。
尤其是那一段奧德曼先生向釋迦牟尼學習了關于某些"真理"或"道"以后,到揭示他正是《圣經(jīng)》中"Jesus"的時候,那段論述很精彩。甚至那位虔誠的基督徒連續(xù)幾次地說"You weren't Jesus." 那段對白就有如“to be or not to be”一樣散發(fā)著智慧與哲學的光輝。
這部電影中奧德曼先生完成了人類長久以來的一個夢想,那就是擁有不老之軀,不論是埃及法老還是我們熟悉的那個暴躁老頭——秦始皇,畢生都在追求長生之法,都無功而終。我從這部電影中體會到的卻是永生似乎才是對生命的一種懲罰,向死而生才是生命中最酷的事情。
片中的奧德曼先生就像余華的小說《活著》的主人公福貴一樣,當福貴的親人一個一個地離去的時候,仿佛歲月給予了他額外的砝碼,允許他一個人留在人間回味親人們的死亡,如磚瓦匠版堅固自己的記憶。而奧德曼教授一萬四千年來無法做一個有始有終的父親,他愛的人都會死去,他的任何成就最終都會隨時間化為齏粉。
當你獲得永生,所有的生命在你的眼里不過是那一夜花謝花開,面對滄海桑田,你永遠無法找回當年走出的那個家,你的記憶太長,長到必須另一個永恒的生命來見證,或許兩百年前見過的一個不知名的陌生人再相遇才能讓你感知有朋友相知的可貴。假如你也走過了一萬四千年的生命歷程,時間不過是一道風景,經(jīng)歷無數(shù)場風花雪月,經(jīng)歷了無數(shù)的愛人卻一個個幻化如煙,每個人就像海浪潮來潮去,沒說幾句話就死了,只有舊貨店里各種熟悉的玩意能喚起一點回憶。你所見的人類只是在重復愚蠢的錯誤里慢慢前進,前進到你必須依靠所有的人類進步而創(chuàng)造知識才能挽留住自己的記憶,而你無論有多少時間和精力去學習去探求,你會發(fā)現(xiàn)你永遠也無法超越時代的認知,甚至你發(fā)現(xiàn)一個人知識淵博到一定的程度也能編出一個如你一般真實經(jīng)歷的謊言,你這孤獨的永生是否是那么的可悲?
我喜歡片中的那段關于時間的臺詞:“時間,看不見、聽不到、無法秤重、也無法在實驗室里度量。時間是我們對自己前后變化的主觀感受:前一秒我們是怎樣的,后一秒我們又會怎樣?;舯热藢r間視為一種景觀,它存在于我們之前和之后。我們移動,在時間中移動,一片片地穿越它。鐘表能度量時間嗎?不,它們度量的是自己,一個鐘的客觀參照物只是另一個鐘?!?/p>
永生是對時間的抗爭,是對自己生命的抗爭,渴求永生是對自己生命的不滿足,但是真正的永生帶來的卻是生命的浪費,一切都變得無意義,所有的事情都有了無限可能,所有尋常生命中的遺憾都變得如同風中飄過的一滴雨水一般不起眼。
片中有這樣一段對白:
“你生活得很簡單。隨著年歲的增大,時間流逝得越來越快,一天、一年,甚至一個世紀,對你來說,意味著什么?生死輪回?”
“動蕩,我遇到某個人,知道了他的名字,說了幾句話,然后他死了。其他人就像海浪,潮來,潮去。又像麥浪,隨風飄蕩?!?/p>
我想,還是向死而生最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