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思考一個問題:為什么你認為你說的話很有道理,可他就是不聽呢?問題出在哪里?
那是因為你們沒有融洽的關系。遇到事情記住一句話:先談情,再說事。情建立好了,才有溝通的可能。
首先你要接納他,因為接納才有溝通,溝通才有合作,合作才有改變的機會。其次要換位思考,去理解他。想想你如果是這個孩子,他正在經歷著什么?他此時心情怎么樣?他希望別人以什么樣的方式對待他?要去理解他,因為世界是多元的,每個人都有他的道理和難處。
遇事憋三秒,讓真相飛一會兒。反應慢半拍,聽聽孩子怎么說。不要預設答案,不要貼標簽,你以為的一定是你以為的嗎?我們如果預設立場,不僅傷害關系,而且孩子很難再吐露心聲,或者撒謊,或是閉嘴不言。
多想想生活中的“難得”,有利于提升對孩子的接納度,也利于營造幸福的心情。你想想:孩子聽話是應該,還是難得呢?孩子自覺學習是應該還是難得?孩子考的好是應該還是難得?經常在紙上寫下生活中的難得,把應該換成難得,你會發現你擁有的很多,你會變得知足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