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連續十五天的讀書行動終于告一段落了!奇怪的是,在我的潛意識里,它好像并沒有停止這個計劃:今早五點左右,我還是和之前一樣早早醒來了。竟不知不覺地又養成了早起的習慣。然后一有空還是會習慣性的帶上藍牙耳機,一有空還是會聽書(之前有看電子書,主要怕看不完,就邊聽邊做筆記)。原來十五天也足以養成一個習慣了!如獲珍寶!
? ? ? 言歸正傳,回頭看這十五天,有過慌亂、有過質疑,甚至還有害怕!
001 從害怕開始
? ? ? 因為我的潛意識里怎么都不相信能每天啃完一本書,還要整理、總結、語音輸出。接到這個任務,第一反應就是:不可能啊!我要上班啊、帶娃啊、料理家務啊……哪里還擠的出更多的時間啊!是笨笨姐一遍遍的提醒我們,不要被自己設限,不要還沒開始就放棄!我才敢接受這個挑戰(一直感覺,看書要找個安靜地兒,細細看,慢慢品,如果為了讀書而讀書,就像義務教育一樣,草草看完一本書,囫圇吞棗,我是不愿意的)。誰知道自己竟也堅持下來了!還把想看的書都看了。
002 掌握方法很重要
? ? 雖然接受了挑戰,但真不知從哪兒開始。還好笨笨姐、小哥還有欣兒都及時的分享了他們的快讀閱讀技巧。我也反復實驗著,終于摸索出了一套適合自己的方法,我稱它為“目錄指引法”:抓重點—思考—找答案—總結
? ? 回想當初,雖是細讀,但也僅僅只是讀過而已,轉身就忘了。這一次,我利用早起1.5小時大概可以支控的時間,把當天要看的書的目錄看一遍,根據目錄的指引找答案。首先,目錄一般是總結性的小標題,從它可以掌握這本書大概的框架。其次,書里總結性的內容不是開頭一段,就是最后一段,關鍵點還會用不同顏色標識出來(這里看紙質書比較有優勢,電子書一般不標識,內容要自己找)。最后再細看書里的內容。
003 只要開始做,總會有辦法
? ? 有了方法,就有了目標,但是時間管理是個大麻煩。要做的事太多,可時間不夠用怎么辦?那就通通一起做吧!《就因為沒時間,才什么都能做到》和《聰明人都是清單控》給了我很好的指引。
? ? ? 首先,我會把一天要做的事情不分主次地都羅列出來,然后把最難最花時間和最重要的事情先做,碎片的時間就用來處理簡單的事情。
? ? ? 比方說讀書肯定是最花時間的,那就先做它,把眼睛、耳朵、手都調用起來。大腦接收到這個訊息,就會第一時間調整好狀態吸收知識,不再需要太多的預熱時間。工作時,需要大腦集中的時候就先忘記讀書這件事,專心工作。如果工作任務比較簡單,就帶著耳機邊處理工作邊聽書,做筆記。
? ? ? 另外,帶妹妹的時候,我一有空也會捧著書,再給妹妹找一本寶寶書,一起體驗讀書的樂趣。雖然她安靜不了幾分鐘,但也樂在其中!哈哈~各種咬書、舔書,可開心了!
004 想偷懶的時候怎么辦?
? ? ? 總會有思想開小差的時候,就看看一起努力的小伙伴,或者跟同桌相互鼓勵著打氣。接著再想想我立的誓言:不完成任務,禁止網購一個月!太嚇人了!還是蒙頭讀書吧!其實沉浸在書里的時光也挺美的??
006 培養興趣的開始
? ? ? 如果沒有找到自己的興趣愛好怎么辦?換作之前,我也回答不上來。可現在,我會建議他跟我一起讀書。書中自有顏如玉,各種書籍讀過來,其實也是一種興趣愛好的發現過程。
? ? 這十五天,我看的書有關于育兒的、情緒管理的、時間管理的、理財的、銷售的還有關于未來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其中育兒知識和理財知識對我的感觸特別深。
? ? ? 家里有倆寶貝,所以會特別在意孩子怎么教。之前也感覺忙,卻沒有靜下心來好好從孩子的角度看世界。這幾本育兒書讀下來,發現之前很多跟孩子的行為都沒有好好觀察。
①他們都是獨立的個體,雖然小,卻從十個月開始就有獨立的意識了,所以會表達,會搖頭,甚至跟大人對著干.
②安全感都是媽媽給的。所以媽媽們調整好自己的情緒很重要。抑郁癥的媽媽可能生出來的孩子也情緒不高,甚至頭發稀疏、枯黃。
③耐心,耐心,再耐心!
小家伙們也有自己的敏感期,會乖巧也會很叛逆,媽媽需要掌握孩子的生長規律,了解他們的敏感期和叛逆期,并耐心、積極的的回應他們。
④表揚要具體
不能一味的表揚“你真棒”、“真聰明”,要夸孩子“努力”、勇敢。孩子也有取悅別人的時候。他們會從家長的夸贊里,認識到哪些會被希望做出的舉動的,繼而會做出同樣的舉動來贏得父母的認同。研究表明,被夸聰明的孩子,遇到困難容易受挫,被夸努力的孩子,會更加努力學習。
? ? 學習理財知識也是我下一步要進行的。之前對于理財的認識太空泛,甚至理解錯了。不是等到你有錢了才開始理財,理財是貫穿一生的事業,有相同的金錢觀,夫妻也會更和諧,另外財商也能遺傳的:讓孩子們早一步接觸理財,就能幫助他們擁有富人思維,早日實現財富自由。
? ? 洋洋灑灑寫了這么多,都是這十五天收獲的最寶貴的經驗。十五天讀書行動告一段落了,但讀書的心不止!哪怕書里只有一句話對你有啟發,都值得被讀下去!真心的感謝笨笨姐提供我們這個考驗自己的機會,也感謝小伙伴們一路的相互鼓勵,從出了校門那一刻起,這種體驗不曾再有:一群人一起讀書、一起鼓勵,還有我們溫暖的同桌,有你們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