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讀懂比特幣
想要讀懂比特幣,首先必須了解我們現在通行的法定貨幣(法幣)。
— 法幣及其先天缺陷 —
法幣為國家政府發行和壟斷,并通過國家權力迫使民眾接受和執行的一份合同;
國家通過央行決定法幣發行數量,本質是不穩定的。隨著美元與黃金脫軌,各國法幣都成為了沒有含金量的純粹紙幣,阻礙法幣發行數量持續增長的最后制度和機制不復存在,法幣貶值或通貨膨脹完全不可避免。
— 公眾觀念 —
長期以來,公眾已經認定貨幣必須由最初的創造者創造,而國家就是創造者,是國家賦予貨幣的價值。貨幣天生就是政府的法幣,法幣就是貨幣的唯一存在形態。在民眾面前,并不存在可以替代政府法幣的其他貨幣選擇。
— 哈耶克的理想 —
哈耶克不以為然,于1976年完成了《貨幣非國家化》一書。中心思想就是,除非各國政府不再擁有對貨幣創造的壟斷權力,否則永遠無法實現價格穩定。哈耶克的理想:在一個國家,發行具有明顯差異的,并由不同貨幣單位構成的貨幣,包括讓私人貨幣流通,并實現不同貨幣之間的競爭。只有這樣,所有的貨幣發行單位才會緊縮其貨幣發行量,以避免因貨幣不斷貶值而最終被淘汰的命運。
— 比特幣的特點 —
中本聰開創的比特幣證明了哈耶克貨幣理念是可實現的。
比特幣天生獨立于任何國家、任何政府、任何央行、任何企業。
比特幣是開源貨幣,是在P2P(點對點網絡)中完成解碼運算后獎勵給運算者(即礦工)的禮物。單個節點會向全網廣播交易,礦工收集交易信息打包成新數據塊。
比特幣的創造過程是競爭性的,需要時間、能源和其他有形成本的投入。為保持數據塊勻速生成,挖礦的人越多,挖礦難度就越高,成本呈現不斷上升的趨勢。
比特幣有可能是人類有貨幣以來第一種可避免不斷貶值的貨幣。基于兩個原因:比特幣存在終極數量,其極限是2140年的2100萬枚;比特幣的P2P分布式特性與去中心化的設計結構,至少在理論上排除了任何機構操控比特幣供給總量的可能性。
— 比特幣的意義 —
比特幣是財富創造和交換的創新。比特幣的每筆交易既透明又匿名,每一個擁有網絡客戶端的人都可以查到全世界所有即時產生的比特幣交易,卻無須也無法得知這筆交易來自哪里,去向哪里,用作什么用途。
比特幣第一次從技術上提供了每一個個體自己創造的私有財產處于不可侵犯、不可凍結和不可追蹤的狀態。
比特幣的擁有者可以在完全以信任為基礎的自由體系中,擁有和享用貨幣財富。或者說,比特幣創造的是一個自己對自己負責、依靠信用運轉的世界。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比特幣生在互聯網,用在互聯網,加之個人間的匿名支付,使得任何政府至今無法對其交易實行征稅。從根本上說,比特幣是一種自由主義的生活方式。
— 比特幣的貨幣功能 —
比特幣更能實現貨幣作為交換媒介的功能,具有超越時空和超越主權的優勢,可應用全世界。
比特幣有高度流動性資產的功能,并已成為當前全球升值最快的資產。
比特幣突破了傳統資產負債表只能反映一個企業在某一特定時期全部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情況的局限,而比特幣的賬本不僅包括全部歷史記錄,且是動態的,可稱得上是全息圖像賬本。
— 比特幣的未來,需要糾正的傳統思維 —
比特幣沒有替代國家貨幣的使命,比特幣的開源本質決定了它不會成為未來世界的唯一貨幣。
將比特幣的地位絕對化、神化,似乎不可替代。比特幣的理念表明其一貫支持貨幣多元化,貨幣之間要競爭。比特幣最值得肯定的是其開源本性、開放性和沒有排他性。在理論上,不排除有一天會產生比比特幣更完美的貨幣。
人類所經歷過的貨幣國家化的歷史,與貨幣非國家化的歷史比較,實在是太短暫。比特幣的出現,在喚起人們的貨幣非國家化的信念的同時,還提供了真實的實驗。比特幣證明了貨幣經濟回歸自由的可能性。
— 個人心得 —
這幾天比特幣的暴漲,主推手是“勒索病毒”,讓比特幣進一步占據了人們的視野,大量的比特幣新手投資投機者進場,大幅推高了比特幣的市值。相信隨著關注度的降低,或突現的負面信息,比特幣還會有大幅回落的可能。但由于比特幣總量的有限性,加上比特幣部分的丟失,將會一直處于迂回的上漲勢態,除非出現比比特幣更完美的數字貨幣,所以下一步還需關注下其他類似貨幣,如:英國央行發布并進行測試的數字貨幣RSCoin、我國央行計劃發現的數字貨幣。
《比特幣:一個虛幻而真實的金融世界》
——讀書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