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們法學院法學專業的專業任意選修課之律師實務在全體學生與老師的共同努力下已經圓滿結課。現在將課程中所出現的一些做法做一下反思探索,希望我院的創新課堂能夠取得新的佳績。
1.關于課程的設計
本課程的內容設計緊貼律師實務中經常遇到的問題,同時能夠將理論教學與實踐相協調統一,滿足了廣大有志于律師職業的學生的現實需求。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目前由于我們學校開設的這個課程在各高校中屬于獨創,沒有更好的教材作為參考,導致部分基層不太好的學生跟不上老師的教學計劃,有種今天學的還沒有很好的消化吸收,明天又要去學習全新的知識(原因在2中探討)再者由于課堂教學時間的局限性,因此所選擇的案例不能滿足所有同學的要求,因此再以后的教學過程中要進一步的將現有的大班適當的分成若干的小班,提供更多的案例讓大家去有所選擇的去探索。同時可以適當的增設一節資料查詢流程、技巧的課程(如知網、北大法寶等),因為很多同學不知道怎樣去檢索資料,而且評判能力較差。
2.關于前期準備的思考
本課程設計采用素質教學的模式,比較貼近實務,但是我校目前的教學活動還是采用原來的教學模式,這就導致部分同學不能很好地適應現有的教學模式,同時加之之前同學們的團隊意識、協調意識不是太強,容易導致教學過程中只有部分學生在奮斗,而相當一部分的同學只知道袖手旁觀。因此建議課程開設前做好以下準備工作(其中一些我們已經采用):一、創設交流群,及時的傾聽同學們的聲音,做好反思工作;二、可能開設前做好團隊分組,做好各組組長的選拔與培訓,強化對團隊成員的考核力度,建議設立:老師—學生總負責人—各班班長—小組組長的分組模式,同時要給同學們強化團隊意識,開展適當的團隊磨合訓練。三、定期召開學生負責人會議,反思總結期間出現的問題并及時的化解。
3.關于創新課堂的探索
本課程在過去的一個學期中采用了學生課堂案例探討分享、去律師事務所學習等富有特色的創新形式,有力的調動了同學們的積極性,希望在以后的教學中能夠不斷的沿襲發揚。同時我們也要反思一下其中的漏洞:一、由于我們學校的教學時間卡的太死了,因此很難去變通,因此我們應該看到我們組織一個活動的時間安排不是特別緊湊,有的時候花費的時間有點長,準備不足(比如去律所,大家安排的就不是太合理,主要是去與回花費的時間太長,而且沒有一個真正的主心骨)。二、部分小組成員的參與積極性不高,導致一些工作只有一小部分的學生在準備,這也與小組組長的分配與設計不太合理有關。三、部分同學沒有充分的利用課下時間好好地反思總結,導致部分可能有走形式的感覺。
4.關于考評機制的探索
本學期的考評采用日常表現與相關作業的完成情況相結合的考核模式,有力的調動了同學們日常的積極性,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現有的教學由于時間的局限性,我們的考核并不能很好的反映學生的學習收獲情況,因為作為一個實務課程,需要同學們做的準備太多,而一些工作是不能很好的反映在課堂之上,同時加上同學們的適應能力的差異,可能部分同學沒有很好的消化吸收。因此建議在現有的考核標準之上適當的增加相關法律文書的寫作的考核,這也有利于讓更多的同學有所收獲提高,因為寫作的短板是很多同學的通病。
5.關于師生互動的探索
我們這學期的互動主要采用了QQ群互動、課堂互動、課下互動等方式,形成了良好的互動局面,但是我們也針對其中的互動提出以下幾點建議:一、通知事項盡量通過短信通知,因為一是部分同學不經常登陸QQ,二是部分同學不喜歡QQ群聊天。二、建議老師要充分地利用網絡給予同學更多的教學資料,分享一下最新的有利于同學們學習的材料。
6.關于校外活動的探索
前面已經提到,校外活動相對花費的時間較長,同時安全問題也是一個大問題,因此建議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我們能夠積極地探索一種適合我校現狀的、能夠滿足學生的校外活動模式。一是要繼續加強本學期請律師做講座、到律所旁觀、到法院旁聽等活動,同時要加強組織力度,盡量在最短的校外時間內獲得更多的知識。二是適當的與其他可能相結合擴大本課程的時間,校外實踐活動的開展要有連續性,避免一樣嘗試一次后就結束了,這樣效果不太理想。
最后感謝一學期來王老師的辛勤付出,祝愿我們的創新課程越辦越好。
1、子夜微評:微博作為大家了解外面世界與溝通的一個重要工具,在我們大學生的日常生活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重要。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我們在玩微博上面花費了太多的時間,那么我們如何在新形勢下利用好微博幫助我們學習呢?我覺得首先要重視玩微博,微博對我們的學習真的非常重要,其次要多去關注一些法律人、法律組織的微博,多看他們發布的案例研討、法治熱點問題、普法宣傳微博,并努力去查詢他們收集資料的途徑,然后轉化為自己學習的方式;再者要學會去發表簡短的法律評論,不斷的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最后一定要協調好自己的時間安排。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