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段十
小表姐何許人也?比我早三個月出世,先學走路后學說話的女漢子是也。我整個孩提時代摔過的跤她一個星期就摔完了,摔倒還倔倔地爬起來繼續,不帶哼一聲的。外婆和大舅舅最欣賞她,常贊她硬氣,巾幗不讓須眉。
論誰最沒骨氣,當然非我莫屬,成天油嘴滑舌,寧為一粒糖折腰。曾經有段時間外婆相當擔心我愛上要飯的行當,因為我常常晃蕩在弄堂里視察別人家廚房和飯桌,給人家說學逗唱,或者直勾勾盯著人家問,好吃嗎?任誰被軟糯的我萌一下都要丟盔棄甲,如此下學閑逛一圈,回來已混個半飽。與我形影不離的小表姐就自持許多了,若非我極力推薦,輕易不品嘗。
后來外婆看不下去,給我和姐姐認真立了規矩:別人家的東西未經長輩允許不得私受。這條規矩嚴重限制了我的特長,其實百家飯吃多了也能增廣見聞,譬如麥芽糖要攪到發白才好吃,春卷皮可以直接在鐵爐上烤成薄脆,爆米花不能放過夜一定爆多少吃多少……唉,她們怎么不理解呢?
弄堂里與我要好的阿姨婆婆媽媽很快發現我變了,平常不請自來的小東西怎么還擺譜了呢?不吃拉倒,有本事別看啊,嘴上說不要,眼睛巴巴望著是幾個意思?我正苦悶呢,她們一問就老實說了,外婆不讓我和姐姐吃人家的東西。她們一聽笑慘了,哦喲坑欸,吃吧,我們不告訴你外婆呀。我雙眼“噌”地亮了,雖然感受到有股無形的力量試圖阻止我,手還是本能地想伸出去。好在小表姐夠冷靜,拽走了我,不然我肯定要破最快犯規記錄,當時距離立規矩僅過去十分鐘而已。
片段十一
外婆立規矩原本是想斷我“嗟來之食”的癮,可惜后來她外孫女不按常理出牌,逼得她終于動手。其實我并沒有壞規矩。試問當你的食物來源緊張時,是不是每一份可食用的都難能可貴,我們是不是應該杜絕浪費,所以我把人家掉地上的糖撿起來放嘴里了。
那一次外婆當真勃然大怒,怒急攻心,心如刀割,才重重扇了我,的爪子。我一叫,糖又掉回地上。但是我沒哭,因為長這么大還沒人舍得揍過我,挨揍是個相當新奇的體驗,我光顧著回味手背上麻麻刺刺的余震,忘了給點正常反應。事后外婆曾向母親大人懺悔不應該打我,把我打傻了。傻了嗎?還好吧,我只是特意問了別的小朋友,得知他們都被打過屁股以后,跑到母親大人跟前求她打一下我的屁股。
父親大人聽說了我的事跡狂笑不止,待我星期天回家與他團圓,揚言要狠狠打我一頓償我夙愿。于是我高高興興趴到床上,等來得卻是挖苦嘲笑。從此我又有了新綽號“小蠟燭”,紀念我犯賤的童年。如今回顧過往,仍舊一千一萬個感激他為我選擇的家庭,堅持教化而非馴化,溫馨又詼諧,乃至日后我身處何種境地,皆一笑而過。
(如果有命,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