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做,才能做好

在今晚的讀書會過程中,全程的參與著,多次聽到諶老師對自己孩子問題的一些疑惑,但沒有特別認真的去思考她提出的一些問題,時間好像過得很快。聽完以后,給孩子洗了個澡,突然記起晚上聶老師還要對我們培訓,當看到大家已經開始了,我慶幸自己及時的打開了微信,沒有錯過。聽著聶老師發來的語音,似懂非懂,最先想提出疑問,但又有點怕,最終選擇回過頭再去聽。接著看到彭娟老師把她的理解打了出來,自己跟她的理解差不多,于是準備等著聶老師的確認。但是……事情好像就在這里發生了轉折,聽著聶老師的表達,我接收到了生氣的情緒,有點怕,不知道要怎么去回應,怕說錯話,于是我選擇了觀察。同時我選擇了對號入座,會去想自己在讀書會中的態度:并沒有完全的投入,并沒有十分用心的去對待,所以當聶老師說諶傲老師今晚沒有用心準備的時候,我像一個犯了錯的孩子,不敢去說話。現在想想,這樣的一個表現涉及到的理論,可能是因為替代性“批評”。同時也思考自己為什么明明有話講,卻不敢說,這或許是我投射了,因為在跟媽媽的關系中,我就是這樣,每次她批評我的時候,如果我反駁或是頂嘴,媽媽的批評會更加厲害,于是我習得了沉默的應對方式,以避免媽媽的責罵……

劇情總是會有反轉的,當我看到聶老師說明她今晚這樣處理的目的時,我感覺自己慢慢松了口氣,于是敢去群里說話了。看著大家的表達,發現其實每個人都有焦慮,不過大家對待焦慮的態度,處理焦慮的方式又不太相同。我需要學習帶著焦慮去做一些事,而不能讓焦慮成為自己退縮的理由。能做到專業當然是更好,如果用心了,也沒能做到專業,那也是一種進步。如果因為擔心自己做不到專業,做不好,而選擇懈怠的方式應對,我想這不是我們選擇參加帶領的目的,也不是我們整個讀書會所需要的。

所以,用不用心比專不專業更重要,用心是我需要增強的一種態度,專業是我需要達到的目標,用心了,才能做好,才能讓自己,也讓受眾更好!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