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路難行,我們跌跌撞撞走過一生,路途上滿是我們一不小心,不理智誤入歧途的步伐所揚起的滿天灰塵。
馮小剛導演的《芳華》似乎告訴我們,好人不一定好報,善良的人不一定有好結果。我是不信好人一定有好報,但是我敬重的是善良。
男主角劉峰一直是文工團里的楷模,大家叫他幫忙的事,他都有求必應,大家把他塑造成為英雄“活雷鋒”,一個大好人。
其實他只是一個有著七情六欲,有著追逐夢想的年青人。在那動蕩不安,人人自保的時代,劉峰向心動的女孩表白,愛撫觸碰下,旁人看見并說出的一句話,女孩活在驚恐下,為了自己能繼續有著安逸的生活狀態,做出違心的選擇。
劉峰被下放,昔日受過他幫助的人與他劃清界線。終身殘疾退役之后的生活更是茍殘,誰都可以欺負他,生活潦倒。故事的結局卻告訴我們,男主角最后他卻是那么知足,那么冷靜。
電影以青春愛情為支撐點,導演馮小剛緬懷著過去的時光,活雷鋒是那年代的產物。估計放到現在的社會里,絕對是稀有極品。
1
在這資訊碎片的年代里,在沒有可以遵從信念的社會里,在沒有英雄豪杰的社會里,我們擁有的是捉摸不定的道德規范,以及無數的私人標準,而這些私人標準又是個人欲念所塑造出來的。我們往往不知道哪里去求標準,也不知道該怎么衡量,到底付出什么,才算是好人,善良的人,[標準]是一個越來越受人質疑的概念。
因為文章感動大家,捐個錢發揮一下愛心,原來是個笑話。5歲的羅一笑查出白血病,父親羅爾用文章打賞,轉發做營銷來捐款,賺取了大家的愛心善良。事實上羅爾手上就有三套房,生活并不是那么窮迫。當你需要大家幫助的時候,為什么不是在最需要的時候呢?為什么你身上的口袋還有錢,為什么不是花光你口袋里的錢才去求助他人幫助,你甚至比很多人的生活過得還要好。
2.
《芳華》中的劉峰做夢都想去的大學,當有人更需要的時候,他便拱手相讓。或許是他的選擇,既然選擇了,就會有代價了。這個恕我無法接受。
"你可以幫我寫報告嗎?"
"你可以投資我開的網絡公司嗎?"
生活上有著太多太多的人,問你,要求你去幫忙。真的是舉手之勞嗎?你是真心愿意的嗎?
凡有人的地方,就有善良的存在。但是那些毫無原則的大好人,善良的人,卻是在助長著惡,甚至在摧毀著自己。你是善良的人,當你選擇善良的時候,也要做理智的人。
3.
每當我們拒絕別人想法要求的時候,自己是會覺得內疚,還會擔心這樣會不會面對糟糕的結局,他們會不會覺得我們是不喜歡他們,他們會不會因此不喜歡我們呢?
我們害怕不安,不敢堅定勇敢地表達自己感受。拒絕了別人要求,自己思想混亂,導致最終讓步,讓自己平淡的生活增加了許多挫折。
4.
你要學會的是有禮貌拒絕別人要求,得體表達個人需求,價值觀,想法。有時候對別人說No,等于對自己說Yes。這并不是拿走了屬于別人的東西,而是留住了屬于自己的東西。屬于我自己的東西,應該是我的選擇,立場堅定懂得維護自己的權利。
如果面對非常頑固,并且激起你罪惡感的人,你第一次的拒絕無法讓對方打消念頭,那不要害怕,再拒絕一次,不斷拒絕,直到對方接受為止。
我們憂慮擔心拒絕了別人要求,會損害到我們重視的這段關系。
5.
大家都在說佛系話題,我不是佛教徒,我不信佛,我也不拜佛,我不會求佛給我大富大貴。。。等等的要求。
我知道人的貪念,欲念無窮無盡。但是我禮佛,我敬重佛,因為每個人都可以是佛,都可以是善良的人。
生活在善良有愛的社會里,是我們每個人都渴望的。
作家亨利.詹姆斯說過:人生有三件事重要的事,第一是善良,第二是善良,第三還是善良。
我不相信好人就一定有好報,但是我敬重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