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苦難更可怕的是你抗拒苦難

世間萬事,因緣和合而成。事情發生了并不可怕,我們對事情的看法才真正可怕。人類習慣延續前輩的習慣,凡事都要歸類定義,好的壞的美的丑的,可這些定義卻毫無意義,因為它們都是建立在二元對立層面上的,就像老子所說的那句話: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

但就是這種偏執的習慣,讓我們備受痛苦。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的積累,給大腦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自虐系統,通過對發生的事物加以定義,經由簡單分析,頭腦便會指揮身體分泌各種有害激素,讓我們身心沉浸在巨大的壓力中,真正讓我們痛苦的,不是事物本身,而是我們的慣用觀點。

在一次赴京趕考中,跟王陽明同舍的一位考生也落第了,感到無臉見人,王陽明安慰他說:“世人以不得第為恥,吾以不得第動心為恥。”顯出了其心不為物役的力量。

如此智慧,讓他創辦的心學體系,流傳千年仍熠熠生輝。

事情發生了,就讓它發生,不為之特別定義,不讓它牽扯情緒,如果實在有情緒被勾起,那就想盡辦法釋放它。

真正的智慧不在于改變,也不在于邏輯上的合理解釋,而是實實在在地看見,只是看見,便能解脫。

真正讓我們付出慘重代價的,并非苦難,而是苦難的副產品——對苦難的抗拒,這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而所有的抗拒,都來自于背后對事情本身錯誤的定義,下一次,當苦難來襲,試著拋棄那些定義,釋放其引起的所有情緒,用一顆清明智慧的心,去覺照它本無意義的真相,當苦難不再被抗拒,幸福便自行涌來。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