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9月25日,家族里的祠堂立地基,去幫忙。堂兄在夷為平地的老屋后,劃了一個長為1米二,寬60公分的長方形,要我用鐵鍬挖一個坑。雖然是九月份,太陽曬在身上還是很熱,流了很多汗,手也磨破皮了,費了很大勁才挖了一個30公分深的坑。后來,我快七十歲的五伯來了,卻很輕易的就挖了一個一米多的坑。
在開始挖的時候,有一個地方的石頭很硬,挖不下去。我卻沒有想過是否可以移動這個圈,只是在這個限定的圈里挖。而堂哥只是稍微把坑的邊向外一點,就可以挖下去了。
感:在看到堂哥往外挖的時候,好像自己的一些認知,也給挖出了一些裂縫,讓我打開另一種看問題的視角。
感覺自己的生活,就是一直在為自己制定原則,守著別人制定的原則,而從來不敢去打破原則,或者制定原則。
因為這樣是安全的,是可以得到認可的。
到最后,就算是外面沒有限制了,卻也跨不出那個圈,而且用別人的規矩來限制自己。
而打破這個圈,其實也不難,就是去做就可以了。不斷的學習,就是在遵守別人的規則,學得多了,卻忘記了自己的創造能力。學得多了,連個坑都不會挖了。
我的父輩,他們沒有讀過什么書,但是,卻也走出自己的路。從無到有,抓住機遇。而在我的身上,卻看不到這種東西。
思:平時看的書,學到的東西,是否變成了那個圈,讓自己不能邁出去?讀書學習的過程,其實就是逃避行動的過程。
在沒有自己的行動的情況下,學習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過濾的過程。只是留下與自己水平相同的東西留下來。
所以行動才是最好的學習。
哪有那么多的道理?我真正做到的有哪些呢?
以前,對于生活的期待,是否太過于理想化,一直活在幻想中,而忘記了如何去實實在在的做好一件事情。
可以通過做成一件事情,改變這種情況。從小的事情做起。
而每次的輸入,必須做到一定要有輸出。不輸出,輸入的東西,積累下來的一定很少。反而不如一次行動獲得的多。
行:每天記一到三個見感思行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