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與兩個朋友去南京中山陵游玩,下山途中感慨六朝古都風起云涌的歷史演變,一代代人物如被雨打風吹,大浪淘沙過后留下來的人寥寥可數。
身邊朋友打趣道,我也不求什么留名青史,只求有錢。
不求太多,掙個一億就滿足了。
要一億,你們會用來做什么呢?我問。
如果我有一億,我會用來買車買房,買游艇,買農場,被最美的美女環繞,享受最好的東西。
我要有一億,我會拿來投資各大產業,成為商界明星。
我笑笑,告訴他們,我想拿來做慈善。
他們嗤之以鼻,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不要這么虛偽矯情了。
在拜金主義盛行的今天,我顯得格格不入。說出無私奉獻之心,是這樣不合時宜。
可能是與自己的成長環境有關,看到了不少掙扎者在貧困中的痛苦。可能是與閱讀習慣有關,不愛浮華泡沫,偏愛深刻動容,對人世心懷悲憫。
前幾日朋友圈里看到一篇關于孫冕的文章,這位媒體界的祖師,文藝界的泰斗,杰出的生活家。我先前竟一點不知道這個人。我是通過他救助國民黨老兵的慈善家身份知道了他。整篇文章沒有濃墨重彩介紹他在公眾視野中取得的巨大成就,而是娓娓的敘述著他慈善道路的曲折和傷悲。
在早年創事業的過程中,他遭遇了多少挫折都不落淚。而從他最初無心踏上探尋老兵的旅程時,他的柔軟被打開,整日與淚水相伴。
那些老兵年輕時沖鋒陷陣,鐵骨錚錚,老年竟然淪落到毫無尊嚴如乞丐般偷生。那些狹小黑暗的房間,那些毫無營養的飯菜,那些被冷落被嫌棄的漫長年月,等死般煎熬。
這是孫冕從未曾想到的,從此,他踏上了為老兵奔走呼號的道路,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去為他們爭取一點權益,一些幫助,盡管對于那些散落在各地的老兵們也許是杯水車薪,但他不管,他沒空想太多,他得抓緊,畢竟老人們的時間有限,等不及了。他不想讓他們一生苦難,結局也不能得到安然。
忍不住潸然淚下,為著孫冕,這社會良心一樣的存在,也為著那許許多多在人世蹣跚的老兵們。
我又想起了我的大爺。
他就是一個國民黨老兵,年輕時戎馬倥傯,后來抗戰勝利了,有隊友去臺灣,但他回了鄉。小時候,他給我看過他的勛章,閃閃耀眼。
他沒有妻兒,我爺爺是他的弟弟,他只有我們這邊的親人。他五六十歲時,有人牽線,逝了丈夫的大奶奶與他作老來伴。但沒過幾年,大奶奶的女兒把母親接回去照顧,大爺爺又剩下了一個人。
爺爺讓大伯做大爺爺繼子,來照顧大爺爺。但大伯家經濟狀況也不好,有兩個兒子。大伯母強勢得了大爺爺的老房子,重建成新宅,給老大娶妻用。
老爺爺獨自搬去了村里一所廢棄學校的傳達室,窄窄的一個屋,這樣度晚年。那時我還小,剛讀初中,每每想起大伯,我都心痛無奈。
有次周末放學回家,我在路邊買了一束新鮮的芹菜,想著媽媽多吃芹菜可以治高血壓。抄了小路回家,正好路過破舊的老學校。
大爺爺骨瘦如柴的身影正在緩緩移動,我追跑過去,將芹菜遞給他,也不知道要說什么話,就跑了。沒想到那是最后一面,來年春天有次回去,媽媽告訴我,大爺爺沒了。是冬天的事了,也不知去了幾日,才被發現跌在床邊,大概是心梗吧。
我一時默然,人世太苦,早早歸去也許對大爺爺,對所有大爺爺們是好的吧。
對于孤苦無依的老人我常懷有深刻的悲哀。總被說善良,有生皆苦,已經辛苦了一輩子了,為什么到老了還要遭受磨難,為什么命運要如此殘忍,我無法做到視若無睹,我怎么能不善良。
可我自己的力量太弱小,不能伸出有力的手,拉他們走向幸福溫暖的天堂。
如果我能有錢,如果我能有很多很多的錢。我想不到比做慈善更有意義的事情了,只有造福社會,只有在幫助別人中才能體現出個人的價值。
我想幫助窮苦的老人讓他們安度晚年,建設施完備的敬老院,給他們最溫暖的臨終關懷;我想幫助困窘的孩子,讓他們擁有幸福的童年,在明亮的教室里接受最純粹的教育,關于善良,關于愛,關于文化,關于美;我想幫助失意落魄的青年,幫助他們實現夢想,去改變世界,服務大眾……我想做很多很多。
可是我現在只有一顆心,看到孫冕這樣的人不辭辛苦不求回報的為老人們奔走。這些人在為這個社會變得更好而努力著,他們從未放棄希望。
我對這個世界充滿了信心。
我知道,這樣的人一定還有很多很多,未來還會有更多。一粒種子種下,春風吹過,遍地開花。
我想,我還有一支筆,我該相信自己的,我還有發自肺腑的聲音。我還有一雙眼,不被塵垢污濁了的眼睛。我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盡管我渺小如塵埃,但不要小看一顆塵心。千千萬萬粒塵埃聚在一起,會爆發出原子彈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