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獵人

圖片發自簡書App

保護大自然 獵人 環保

早年定義的「獵人」,比方說美國西部英雄大衛克羅、作家杰克倫敦等人,如今已不復存在。然而,現在還剩下一個最后的堅守獵人精神者,依舊生活在大自然中,堅守古老的獵人哲學。這名最后的獵人名叫諾曼,50歲,與伴侶涅芭斯卡生活在一起。制片團隊跟隨諾曼、涅芭斯卡和他們的狗,在遠北地區待了一整年,帶領觀眾跟隨一個真實人物的腳步,深入了解他每天所面臨的挑戰與事件,還有以他的狗兒們為主角的精彩冒險。《最后的獵人》完全融入一個獨特絕美的環境,是一趟開創之旅,頌贊一種與動物及大自然完美結合的生活方式。

諾曼已經設陷阱誘捕動物許多年,并不需要社會所能提供給他的東西。他和自己養的狗吃獵捕來的動物或魚,他的雪橇、球拍、小屋、獨木舟,全都是自己用森林砍伐來的木頭制作而成。皮革是伴侶涅芭斯卡用古老的方法為他鞣制,就像古代的塞坎尼印第安人那樣,從動物的腦中抽取鞣酸,之后再以煙熏毛皮。獵捕山貓、河貍、貂、狼、狼獾,則為他們提供其它所需。每年春季來臨,他都會前往白馬鎮或道森鎮販賣毛皮,并添購一些生活所需:煙絲、彈藥、需要更換的陷阱、面粉、火柴、蠟燭,以及無線電用的電池……。

多年前,他因為誘捕動物賺了不少錢,于是他添購一部雪地自行車,不過他很快便放棄了:雪地自行車太吵、太昂貴,寒冷的天氣也無法發動。后來有一天,他差點因為它而喪命:一場大風雪中,它在一片荒蕪的高原上故障。他徒步穿越風雪,往有樹木的地方走去,否則將面臨凍死的命運。他一直沒有回去找那部雪地自行車,而是回去找他的哈士奇獵犬們,它們不會故障并且忠心不語,就是這些讓諾曼舍不得離開。

諾曼與涅芭斯卡明白,大地如果失去了動物、植物、河流、風,甚至顏色,就一無所有。諾曼追蹤一頭動物時,會長時間觀察它,理解它對周遭環境的認知:亦即印第安人所謂野生動物的「周圍世界」。涅芭斯卡說,「大多數人無法理解這一點,好比白人并不會循著各種動物的認知來分析空間。他們只會應付一種環境,人類的環境?!沽私膺@一點,感受這種特殊的大地氣息,也就能了解為何諾曼是拒絕現代生活,并成為最后一位誘捕獵人,現代的生活對他而言猶如蒙住眼睛滑下山坡。諾曼是一種哲學家,堅定地相信與大自然共享及交流的觀念,對位居食物鏈頂端的奇怪動物——人類的平衡而言,是極為重要的。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