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周,又一次自食其果。因為畢業之后,未能及時調整好心態和情緒,沒有按時好好吃飯,休息,所以這兩天左眼一直痛,影響了正常的生活節奏,本來希望通過休息得以緩解,可是生病都是日積月累的,所以好起來自然沒有那么快,仔細想想,之前所種下的因,也不可能通過兩三天的休息就好,既然只能慢慢來,那我還是該干嘛就干嘛得了,當然之后得慢慢改掉壞習慣。
閱讀,觀影,寫作一直是我業余生活的主要構成。之前的一篇回顧了在 2016年寫作中的成長,這一篇是后續。
在閱讀中沉醉,在閱讀中領悟
2016年,共計閱讀38本,包括文學,心理學,勵志成長,理財等領域。主要是通過從圖書館借閱,和kindle電子書閱讀器完成。是15年的一半都不到,只完成計劃的20%,一方面是因為工作之后的空余時間相對較少,另外一方面和自己不夠自律也有極大的關系。另外還有很多本書是翻看一半,到現在為止,尚未結束。
開始工作之后,最大的轉變應該是變得比較實際了。以前只追求精神世界的豐富,所以閱讀更多是文學小說,現在卻更注重實用性,希望通過閱讀解決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所學即可用。這一轉變可以加速從閱讀到踐行的距離,對于目前的自己來說,似乎更為合理。
閱讀在我的生活中扮演著兩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是娛樂。例如大冰的《乖摸摸頭》,吳念真的《這些人那些事》這種文學體裁的一般沒有太大的實際意義,卻是我日常業余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另外一方面就是前車之鑒似的學習,借鑒。今天我們在生活遇到的很多迷茫,困惑,不知如何是好的地方,其實很多在此之前別人也一樣遇到過。就像我在Excel中,使用Sum求和函數計算結果為0一樣,開始的時候很困惑,不知道自己是函數使用方法有誤,還是哪一步做錯了,幾番嘗試未果之后,百度到的原因是計算的數值是文本型,需要修改為數值型。這就是之前別人也遇到類似問題,所以早就有解決方法在網上了。其實閱讀也有類似的效果,無論是關于個人成長的困惑,還是對于如何實現財富自由,在閱讀中都可以找到有一定借鑒意義的方法,但是因為環境差異,人自身情況能力的差異,所以可以借鑒,但是不能照搬。這大概就是閱讀對于我而言,最大的魅力。
但是在最近,也意識到自己在閱讀中存在的問題。對于自己所渴望知道的部分很容易做到吸收,但是無意識的忽略掉其中很多有價值的文字。例如,之前自己在閱讀markdown語法時,覺得那么簡單的東西,粗略的過一下就好。但是在實際使用時,就發現自己不知道段落之間該如何空行,加粗和斜體如何標識,所以又再一次返回重新閱讀。這從側面也反應出自己存在的一個問題就是:還未養成只字不差的閱讀的閱讀習慣。當然除此之外,可能受當時自己知識水平和理解能力的限制,有些東西即使讀到了,也存在無法理解的情況,所以對于好書,需要反復的,多次的重復閱讀。希望2017年有所改變。
觀影,通過眼睛去旅行
2016年,共計觀影32部。電影,其實就是花費兩個小時去看看別人所生活的世界,以經典為主,很少看國內的片子。雙腳不能抵達的地方,就先通過眼睛去看,去體驗。其實,通過電影,發現自己還是一個有溫度的人,依然會被感動的熱淚盈眶,依然會被影片中的人感染的充滿能量。
總是希望自己能夠走在時間的前面,這樣就能夠少走彎路,避免風險。通過電影體驗別人不一樣的生活,對于自己來說,也算是多活了一種版本的人生。不知道這能不能算是一種成長和學習,可能算得上是有啟發意義的生活方式體驗。
2016年,大事記
- 大學畢業,進入公司,從學校到職場,這一轉變意味著很多,我成為一個可以承擔家庭責任的成員,而不再是花錢伸手就好的孩子。我需要更加實際可行的為未來的日子提前做好規劃,避免到時的狼狽不堪與手足無措。在工作中積極主動的不斷成長。
- 一個人的畢業旅行。雖然這不是第一段一個人走過的路,但可能考慮到以后還要一個人走很遠的路,所以各種意外之下,本來的閨蜜畢業之旅變成了我一個人的獨行,雖然短暫,但是也算在蘇州和西塘完成了關于雨巷的遐想。
- 跟隨李笑來老師學習《通往財富自由之路》,看著標題很容易誤解,認為這是教人理財的課程,事實上其中更多的是關于我們腦海里原本存在但并不清晰的概念的更新。從九月份至今,跟隨笑來老師已經不知道更新了多少概念。我相信這些清晰且正確的概念會幫助我更好的進行自我成長和大腦升級。
- 拿到心理咨詢師三級證書。這一定程度上不算是一件大事,只能是說是對于過去兩年心理學學習的一個里程碑式的總結。母親曾問我:“是不是這下你的心理學學習就從此擱置了?”我給了否定的答案,心理學也許并沒有為我的未來增加實際的籌碼,但是它幫助我更好的觀察和了解自己,認識情緒的起源,了解情緒,更好的覺察自己。很多看似找不到答案的問題,從心理學研究中都可以得到對應的解釋。所以如果這扇窗戶打開了,你看過窗外的風景,可能會因為閃電打雷暫時關上,但是總有一些時候,為了看見陽光,你會再次開啟。
- 寫作,變成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很多東西,如果不是因為當時的記錄,會很容易被忘記。回顧2016年的時候,才發現原來這一年中,可以完成的事情那么多,實際完成的事情那么少。翻看自己2016年計劃的時候,也才發現這一年大部分計劃的未能完成,很大部分的原因在于計劃的不實用,不切實際,說到底,就是不夠了解自己。計劃的范圍太大,不夠清晰明確,甚至混淆愿望和計劃兩者之間的關系,都是2016年計劃基本落空的原因。其實計劃這東西,一定程度上,就是不如變化來得快。可是盡管如此,適時的給自己的大腦,潛意識植入想法和觀念還是非常有必要的,雖然在目前一段時間看來暫時沒有實現,但是并不代表未來沒有機會。
揮手告別2016,這一年雖然過得奇奇怪怪,甚至一段時間是那么手足無措,但是在這一切都成為過去的時候,才變得有些平靜。希望2017年,能夠調整好自己,不緊不慢,穩穩的,保持耐心的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