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來談談愛情
芯芯
? ?愛情這個人類永恒的主題,從古至今被多少名家揚頌,文學、音樂無不滲透著對愛情的向往和歌頌。只是我對于愛情一無所知,既沒有轟轟烈烈的瘋狂青春歲月,也沒有暗戀多年的白馬王子,都說漂亮的女孩才有青春,而我就是那個沒有青春的普通姑娘。我似乎就這樣孤單走來,一路小心翼翼地守護著自己內心所筑成的小城堡。我也仿佛跳過了那瘋狂的青春愛情,似電影情節的嬉戲打鬧爭風吃醋,沒有愛情經歷的我直接信奉了勢均力敵的愛情,并且隨著年齡的成長,越來越學會獨處的時光并且不依附別人。
? ? 在《傲慢與偏見》中曾讀到這么一段文字“我也說不準究竟是在什么時候,什么地點,看見了你什么樣的風姿,聽到你什么樣的談吐,便使我開始愛上了你。那是好久之前的事了,等我發現我自己開始愛上你的時候,我已經走了一半的路了。”愛情就這樣潛移默化深入骨髓,在發現時便無可救藥。在最初時達西作為貴族男子的傲慢,伊麗莎白作為小姐看到那樣的傲慢而對達西的深深偏見使兩人的愛情一度受到波折,好在最后愛情“走了一半的路”。但究竟是什么樣的愛情讓我們能夠一直攜手走下去呢?
? ? 前兩日看完了日劇《交響情人夢》,這個才子和天才女之間的愛情故事,卻讓我久久不能平靜下來。
? ? 擁有指揮家夢想的千秋真一和天才鋼琴女野田惠之間相遇,從一開始千秋對野田的無奈,到后來野田對千秋百般的依賴,固執地追隨千秋的腳步同千秋一起成長。但千秋似乎永遠都快于野田一步,哪怕只是一次同臺演出都讓野田無比奢望,在受到千秋幾次和孫蕊合作的打擊下,野田逐漸意識到自己原來一直依附著千秋,內心的悲傷情緒一度壓抑直到同老師同臺演出的爆發達到了一個極致。在爆發過后野田似乎一切都崩塌了,仿佛完成了一個艱難的使命——即使不是和心愛的千秋王子一起同臺演出,但是同交響樂團演出的夢已經實現了,今后的演出可能再也超不過這次了。最后當千秋在幼稚園找到野田時說了那么一句話“我怕今后,再也不能愛你了。”看到這里的時候卻牽動思緒萬分,也讓我在內心深深感嘆,兩個人的愛情并不能只是因為愛情。假若那時候野田回鄉下老家從此沒有跟隨千秋繼續成長,假若自大學后兩個人分隔兩地,千秋又在他鄉遇到了孫蕊這般合拍的女子,那么故事的結局大概是另一番景象罷了。到最后兩人能夠攜手在一起,看到千秋和野田在舞臺上眼神相視演出、琴瑟和諧,站在同一個高度相互依襯,在我看來是他們終于能夠成為獨立的個體、勢均力敵。
?
? ?這其實讓我想起高中時候和同學的相處,那次新拿到了畢淑敏的書,課間有男生閑暇無聊便拿起來看了兩眼,當他看到作者簡介中寫著心理學家時,立即將書扔下并且指著我大聲說:“你心理有病才會看心理學家的書吧!?哈哈哈。”當時的情景現在想起還歷歷在目,大抵是從那時開始漸漸明白兩個人要想走到一起,需要更多的靈魂相伴吧。
? ? 愛情其實讓我們彼此牽手走向未來的路,而不是空虛時候的無聊陪伴。
? ? 千秋和野田的愛情故事讓我想起了被世人稱頌的楊絳先生和錢鐘書的愛情故事。曾聽說兩人相視時一見如故,侃侃而談,錢鐘書急切地澄清:“外界傳說我已經訂婚,這不是事實,請你不要相信。”楊絳也趁機說明:“坊間傳聞追求我的男孩子有孔門弟子‘七十二人’之多,要有人說費孝通是我男朋友,這也不是事實。”兩人的話語透露了對對方的愛慕之意,又恰好在文學上有共同的興趣愛好,家世相當并且都有獨到的見解,大抵這就是他倆的勢均力敵吧。兩個成熟愛著對方的人,既相互依存又相互獨立,沒有青春時刻的彷徨和不安,只有那些有能力獨處的人,才有能力去愛、去分享、去走入另一人內心的最深處——而不會出現急著占有對方,不會變成依賴對方,不會將對方限制成一個靜物,也不會著魔般地需要對方。
? ? 今日聽到書友說愛情的怦然心動,想起前不久的某一天曾問過父親為什么我還沒有遇到一個心儀的男孩子。父親溫文爾雅回答我,“在成長的路上,成長到合適的時間,總會有那么一個合適的人出現,然后你們相互攜手一同成長,你們因為彼此能夠看到更加廣闊的天空,只是在這之前,你的緣分未到。”我也是相信命運的安排,在等待這樣一份細水流長的愛情,兩人能夠扶持成長,不管誰追隨誰,最終都能夠站在同一個舞臺上,能夠攜手一起去看這個世界。